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真理观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y83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问真理是哲学领域永恒的话题。海德格尔对真理的追问与其对存在意义的追问是同步发展的。在追问真理的过程中,海德格尔在强调追问存在的意义的基础上,首先对传统符合论的一些缺陷进行了批判,继而提出并逐渐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存在论真理观。  海德格尔在其早期思想中,提出了他此在的真理概念——解蔽。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揭示活动是第一位的真理,存在者的被揭示状态是第二意义上的真理,而且只有通过此在才能达到最本源的真理现象。  在海德格尔思想的后期,他为解决存在者的真理会导致主观主义倾向的这个问题,将其存在者的真理转向了存在的真理。海德格尔指出,在存在者整体中有一个澄明之所,在这个处所当中,人才能通达其他的存在者。这种敞开的澄明之所就是更加源始的无蔽,存在的真理。  随着海德格尔对真理的思考,他对真理本质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他认为真理的正确性应该有更深层的根据——行为的开放状态。它是正确性的内在可能性,植根于自由。因此他提出了真理的本质就是自由的观点。同时,作为遮蔽的非真理和作为迷误的非真理,相较于其他任何存在者的无蔽状态都处于先在的地位,是真理的源始本质。  在存在论真理观中,海德格尔创造性地在艺术领域中追问真理,认为艺术作品开启了一个敞开之所,存在者在敞开之所中才得以如其所是地以无蔽状态显现出来。无蔽的真理只有在艺术作品中才显现。而作为存在的真理的发生,艺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诗。诗是真理有所澄明的筹划的重要方式。同时海德格尔提出了真理的通达是语言的命题。语言“命名”存在,并且只有语言才能使物获得存在。  海德格尔将真理问题从认识论领域转到存在论中进行追问,开辟出一条崭新的真理之路。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社会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决定了封建社会以男权为主的社会结构和男尊女卑的社会格局。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巩固封建统治,强化尊卑观念,宣扬“三
随着职业技术院校教学课堂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纵观整体教学模式,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地发挥教师主导
小雪有个露台,不仅是植物的天地,更是她心灵的寄放之所。万花丛中过,独饮一杯茶。在每个有阳光的午后,迎来最惬意的放松。露台上的椅子是为朋友们准备的,在喧嚣的都市有这么
[摘 要]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体现的工匠精神,集中在“努力学习、锲而不舍、不耻下问、精益求精”等内涵上。高职学院需要深刻认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结合时代的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为未来大国工匠的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 键 词] 技能大赛;工匠精神;专业技能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