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逐步拉大,社会贫富差距愈演愈烈,从而导致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改革以前“两阶级一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阶层结构日益分化重组为多重社会层级结构,而整个社会层级结构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相互隔绝、差异鲜明的两个部分——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这种阶层结构的特征是,经济财富以及其他各类资源越来越多地积聚于上层社会或少数精英分子手中,而弱势群体所能分享到的利益则越来越少,他们与社会上层精英分子的社会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形成与上层社会相隔绝的底层社会。这种不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必然对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一个国家一定时间点上社会分层结构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是影响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力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形态,是每个人具有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个体人力资本构成因素的整合。人力资本的获得主要是通过个人的后天努力而来,通过代际传递的可能性很小。人力资本是开放社会里最公平的竞争要素。它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对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首先回顾了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社会分层结构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对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本投资存在以下问题:教育投资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区域差异显著,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而健康投资则存在地区和城乡差异,就业迁移中的户籍政策也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造成就业身份不平等和社会保障权益的不平等。这一系列人力资本投资资源分配的差异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具有很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社会阶层之间合理流动受阻。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底层人民平等获得各种资源,最终使他们获得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境况的能力,实现其向上流动的美好愿望,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要改变目前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促进社会分层结构合理化,要求加大教育投资,调整教育支出结构,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增强医疗健康投资,完善医疗健康制度,促进医疗消费公平;改革和完善户籍与就业制度,实现居民身份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