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社会发展变迁的时代,农村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党和国家对农村的发展提出更高目标,并指出农村应走向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潜能得到提升,关于农村社会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目前社区成为农村基础组织与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与制度创新,然而我国农村走向社区建设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却是一片空白,建构社区在农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农村与社区相结合的路子的可行性问题是摆在当前农村研究的重要课题。农村的发展带有很强的历史和现实环境的烙印,中国社会的重要转折点与开端是从现代化建设开始的,现代化以来农村发生巨大变迁,本文针对不同时期农村社区变迁分析,回顾农村社区变迁的历程,掌握农村社区发展的特点,了解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律,挖掘农村社区发展的新思路,为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理性思考与制度依赖。对农村社区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把握农村社区的历史脉络。社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反应了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人们生活与生产共同体。社区具有自身的发展逻辑,从礼俗社区到法理社区,社区的社会化趋势与主体地位,成为社区建设的自身属性。所以强调农村社区就是通过寻求乡土本性,找寻维系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因素,重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区之间的交往与信任。农村社区与农村社会也是一脉相承的。我国农村社区的变迁是从传统社区走向现代社区的过程,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农村各种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发生转换,最终形成在政府主导之下最大程度的发挥社区的力量,过渡化的家庭生产生活模式社区迈向新农村生活与服务型社区,彰显社区的服务职能。根据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特有优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区建设是通过走一条自上而下制度依赖的路子:晚清的制度变迁引起乡村社会的结构性变动;保甲制使得地方自治与传统自治融合发生破裂;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理想下,中国共产党以政治运动方式改造乡村;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与时俱进,开化农村,改革中国,但是出现的社区信任与认同危机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障碍。尽管矛盾存在,但是基层社会组织和管理并不是停滞的,社区也正走向多中心治理和社区社会化的方向。归其根源是建设路子的单一,为此文化建设可以弥补此种不足,走一条自下而上的路子。通过着重分析农村社区从制度逻辑走向文化认同的必要性,营造社区文化,为农村社区提供思想基础;推动社区服务,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组织基础;参与社区治理的思路,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政治基础。为了更好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把两种手段,即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与自下而上的文化认同相结合,从而不断丰富农村社区建设理论。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与理论基础以及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农村社区研究的学理基础,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把握社区与农村社区的关系,以及农村社区研究的意义。第三部分为现代化以来农村社区变迁的历程,把握农村社区从传统社区到现代社区发展的不同特点,为制度与文化分析提供依据;第四部分为农村社区变迁的制度逻辑,在已有农村社区变迁特点的基础上,在制度层面看待社区变迁的机制,分析每个阶段变迁的制度逻辑;第五部分为农村社区变迁的文化认同机制,该层面是通过用文化建构的方式,丰富农村社区变迁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