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作为一个文化的载体,以其开放性、多元性和异质性为文学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建立在城市背景上的女性写作,因为二者之间交融共生的关系,又承载了包括特殊性别意识在内的更多的文化符码。尤其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到商品经济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更多受到了消费化社会的影响和冲击。然而当我们将女性写作放置在地域性这个城市文学的基本属性之上,能在当代城市里找到清晰的对应坐标,于是不难发现当代女性城市写作既热衷当下,又忠实传统的文学史和社会文化意义。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城市、女性与地域之间的文学关联,展开90年代女性城市写作的地域背景;第二部分通过分别论述怀旧与时尚的上海、庄重与严肃的北京、世俗而芜杂的武汉、浮华而传统的广州这四个城市有代表性的女性写作,表现了地域文化和传统,对商品经济时代下女性写作的制衡作用。第三部分为结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个城市女性写作中归纳出相似的现象,即城市所归属的地域文化对女作家创作心理的长期和稳定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