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思指出“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是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制度定义并限制了个人的决策集合”,他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有意识地设计或规定的正式约束,包括政治规则(宪法、政府管制等)、经济规则和合同;非正式制度指社会规范、惯例、道德准则等非强制性的约束,诸如风俗习惯、声誉机制、道德水平、文化等——两者都对保证契约的履行起到重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非正式制度比正式制度还更为重要,且正式制度的缺陷至少还可以部分地通过非正式制度的运行得到弥补(林毅夫,2004)。 本文立足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借鉴嵌入性与社会资本的概念、以及银企借贷的相关理论,研究在中国资本市场,银企关系对民营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以2004-2010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具有的银行关系和公司的银行借款可得性、借款抵押要求以及借款成本等借款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发现:(1)限定其他条件,民营上市公司高管具有的银行关系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的银行借款率,且在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银行关系对借款可得性的影响更显著;(2)限定其他条件,民营上市公司高管具有的银行关系能够显著延长公司的银行借款期限,且相同条件下,具有银行关系的民营上市公司能够享受更低的银行借款抵押要求;(3)限定其他条件,民营上市公司高管具有的银行关系能够显著降低公司的借款成本。 本文较为系统地对民营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可得性、借款期限、抵押要求以及借款成本各方面进行研究,细致度量了民营上市公司和银行之间的社会关系,丰富了非正式制度安排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民营企业发展与融资之间矛盾的解释以及解决,提供了重要启示。 全文共分为五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以及研究贡献等。 第二章为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一方面回顾了嵌入性与社会资本的概念,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一方面梳理了银企借贷的相关文献,作为本文实证研究方法的铺垫。 第三章为制度背景与研究设计,主要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特点、民营企业的发展及融资概况进行背景介绍,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并对样本选择、数据来源、模型及变量等研究细节进行初步说明。 第四章为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对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包括描述性统计、回归结果及分析,另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 第五章为全文的总结,归纳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并阐述所得到的启示;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