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存,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死亡率位居首位。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可损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最终导致器官的功能衰竭。我国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在基层,因此,明确基层高血压健康管理情况并探讨全科医师团队模式在基层高血压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了解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周陵卫生院管辖区域内的高血压患病率、管理率、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服药依从性及管理满意度等。探讨全科医师团队合作模式对基层高血压慢病管理的效果,为今后基层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工作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周陵卫生院参加社区规范化慢性病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37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185例,对照组185例。对试验组采取全科医师团队合作模式进行高血压慢性病管理,对照组采用周陵卫生院现行的高血压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根据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分别对比两组间及组内干预前后6个月患者服药依从性、高血压知识知晓、高血压管理满意度等有无差异。运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基层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9.73%,低于全国高血压患病率27.9%;健康管理率为39.08%,规范化管理率为82.61%,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为53.26%,均低于2014年西安市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率39.35%、规范管理率83.15%和血压控制率62.60%。2.基层高血压患者以中老年人、病程长、超重、中心性肥胖、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为主。3.基层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食盐量控制、服药依从性、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欠佳,对现行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较差。4.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体重指数、腰围值、血压值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服药依从性及管理评估得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健康知识、管理评估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咸新区周陵卫生院的高血压健康管理率、规范化管理率及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均低于西安市水平,该卫生院的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师团队管理模式优于传统管理模式,为此周陵卫生院可以采用以全科医师为核心的团队合作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高血压患者,对高龄、病程长、超重、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应重点关注,提高基层高血压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