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既是一个关系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一方面,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对外贸易活动经历了由贸易保护到逐渐自由化的过程,期间制造业区域格局出现明显的变化;另一方面,地区经济差距随着对外开放深入而扩大。于是,本文试着回答如下问题:(1)如何理论解释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的变化。(2)在贸易自由化阶段,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在行业、区域和生产三个方面表现特征是什么以及由哪些因素引起的。(3)199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区域效率变化趋势如何,贸易自由化和集聚经济是否对这种变化有显著的影响。(4)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如何优化中国制造业区域布局。
以往的文献要么缺少对像中国这样转型大国的研究,要么没有用主流经济学方法对中国制造业布局做全面分析。对此,本文尝试扩展一个新经济地理模型,解释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变动现象,以及开展相关的实证研究。论文的结构安排是:第1章为导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价值、技术路线、创新与待解决问题;第2章,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第3章,理论解释贸易自由化与国内工业布局变化;第4、5、6章则从行业、区域和生产三个层面分析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的特征及其决定因素;第7章,揭示中国制造业区域效率变化趋势,实证研究贸易自由化和集聚经济对效率是否显著影响:第8章,根据前几章的结论,提出优化中国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理论模型发现,规模报酬递增和比较优势能解释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制造业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集聚度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主要表现为上升、下降、U型和倒U型四种类型,并且行业总体布局调整存在周期性特点。(2)199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逐渐在东部和其他地区之间展开;而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并没有明显深化区域分工的迹象。(3)国际分散化生产将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融入世界生产分工体系,这种影响由东向西逐渐递减,但是东部地区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国际市场风险。(4)中国制造业区域效率存在结构性差异。2003年以来,东部地区的多数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被其它地区超过,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区域转移变得更加迫切。90年代以来,各省区的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出现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了国家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出现成效。(5)贸易自由化从需求方面影响到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的调整和效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