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无机粒子对SBS改性沥青体系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由于SBS与沥青之间存在热力学不相容性,因此二者混合后容易发生相分离,得到两相结构。当向沥青/SBS体系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时,粒子的表面亲疏水性、含量及其在沥青中的分布都将影响共混体系的微观结构,从而使得与沥青材料抗车辙性能紧密相关的流变行为发生变化。流变结果表明,当SiO2的添加量相同时,疏水性SiO2比亲水性SiO2改性沥青的复合模量更高,相位角更低,即抗车辙性更好,这可能与沥青本身也为疏水性材料有关。通过SEM对SBS改性沥青表面结构进行研究,发现疏水性SiO2的加入会减小体系中的“蜂状结构”尺寸,这暗示着沥青与疏水性SiO2之间可能存在选择性吸附作用。当SiO2表面性质相同时,沥青/SBS体系的流变性能对SiO2的添加量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并未呈现单调变化的趋势,当SiO2含量超过某个临界值时,由于纳米填料本身存在团聚现象,继续增大SiO2含量反而会降低其抗车辙性能。光学显微镜结果表明,沥青/SBS体系具有典型的海-岛结构,SiO2纳米粒子的加入并未改变相分离结构类型,但对相区尺度如分散相平均尺寸有一定的影响。利用DSC对改性沥青体系进行热分析,发现SiO2纳米粒子的加入可以改善沥青/SBS的温度敏感性。当向沥青/SBS体系中加入玻璃微珠(GB)微填料时,填料粒子的粒径、含量及其在沥青中的分布会对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相态结构和微观“蜂状结构”产生影响。流变结果表明,当玻璃微珠的含量相同时,沥青/SBS体系的流变性能对玻璃微珠的粒径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并不是呈单调变化的趋势,玻璃微珠的粒径选择有一个最优值。光学显微镜结果表明,玻璃微珠的加入未改变沥青/SBS体系的相分离结构,所有体系均保持典型的海-岛结构,但对SBS富集相的尺寸有一定的影响。利用Image J分析表明,共混沥青体系的分散相存在界面面积分数的差异,SBS富集相界面面积分数越小,表明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越好。通过AFM对体系的微观“蜂状结构”(Catana相)进行研究,提出“蜂状结构”的振幅与波长之比(A0/?0)可以有效衡量改性沥青中添加玻璃微珠的粒径对流变性能的影响,A0/?0值越低,表明改性沥青具有越高的刚度,揭示了流变行为和微观结构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