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liang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包含着“生”与“成”两个维度,它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内在根据,揭示其由“生”到“成”过程中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内在尺度。作为学科的元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寄托着对思想政治教育何以“是其所是”的本体论追问,是关涉学科自身存在的根源、价值与意义的重要问题;同时,作为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生成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研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历史地成为“是”的揭示,在破解学科“元”困惑的同时,也为元问题研究注入了面向未来的实践品格,具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以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样态继续生成,进一步由“自发”向“自觉”挺进,由“实然”向“应然”跃迁的重要意义。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问题,本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生成逻辑研究的前提阐释。系统把握研究命题中的核心概念——“生成逻辑”提出的理论基础,阐明其理论内涵与分析要点,是研究开展的必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这一理论视角是在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研究范式予以深刻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及其思维方式加以充分吸收,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的研究范式进行理性借鉴中形成的。它强调要超越预成性思维,以实践观点的生成性思维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生成”所指的历史范畴与纵横维度,“逻辑”所指的辩证逻辑及其理论形态进行系统的阐释,能够从总体上确立“生成逻辑”研究历时性与共时性的逻辑进路,以及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理论旨趣。而正是由于“生成逻辑”的研究是在马克思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指导下确立的,是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上形成的,是在历史与时代制高点的认识站位上提出的,才使其具备了逻辑与历史真理性耦合的理论与时代前提。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起点考察。主要是就思想政治教育生成逻辑中“生”的维度进行分析,阐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前提、起点标志与原初样态。从唯物史观与劳动发展史入手,通过对社会意识、政治观念与教育功能发源、发展的考察,可知思想上层建筑的萌芽、社会组织形式的升级、社会意识教育的产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原始社会中的孕育提供了历史文化前提。随后,通过具体分析由阶级产生到国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形成的历史过程,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脱胎而生的标志——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支配权的形成。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式下,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支配权的形成既是存在论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历史起点,又是认识论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逻辑起点。它不仅能够从现实事物发展的角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胎做出标识,同时,也能够在抽象的“范畴”层面上表征出思想政治教育“类”的特殊性,涵盖其生成历程中的核心关系。由此,可以在生成起点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摹画,原初样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运行模式的阶级性,表现形式的虚假性,作用方式的隐蔽性,新生事物的进步性特征。生成起点的研究为后续章节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由“生”到“成”的逻辑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历史逻辑。指从历时性的维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进的考察进路由社会形态演变更迭的主要线索与社会基本矛盾运行发展的内在线索共同构成。沿着五种社会形态的历史更替,在生产关系发展的典型形式上,对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样态予以系统梳理,能够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历时性发展中的逻辑遵循。具体而言,可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历史逻辑概括为服务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先进律”,历史地促进着人的发展的“超越律”,以历史正当性与局限性为准则的“盛衰律”。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文化逻辑。指从共时性的维度,以文化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进行分析,其中囊括了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殊相”的解读。首先,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以实践为根基,从文化与人的本质联系出发,阐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社会历史性存在,还是文化存在,为从文化视角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提供学理分析。其次,从人改造自然的社会历史性实践入手,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成机理:就要素分析而言,自然环境因素、社会基础因素和人类主体因素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成的三重基本制约因素;就过程分析而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性制约与能动性表达的辩证结构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发的基本理论框架,社会变革中的文化危机与文化选择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变迁,在文化辩护与批判的运作形式中克服异化力量、实现文化重塑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成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成机理的阐释,能够进一步确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发展轨迹的历史必然性。第五章,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场域与实践路向。思想政治教育生成逻辑研究的深层意蕴指向实践的逻辑,这是本研究的价值旨归与落脚点。生成场域、实践尺度与实践路向共同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方向。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场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成过程中所处的时空场所,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人们生活世界的时空交织而成的客观关系网络。传统向现代的历史场域、自我与他者间的文化场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场域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最为基础的三重生成场域。在融通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历史逻辑、文化逻辑的基础上,“真”“善”“美”这三重实践尺度分别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生成的合规律性尺度、合目的性尺度,以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尺度的概括与凝练。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系统把握其生成场域的基本特征与时代诉求,能动地应用其实践尺度的基础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自觉、文化自觉与实践自觉的三重实践路向中继续生成。
其他文献
为降低长距离管道成本以及提高输送效率,大口径高压输送管线是管道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需要采用高强度等级的管线钢,虽然X100以上级别的管线已研究开发和铺设试验段,但考虑到焊接性能,纵向和环向止裂性能的高要求和性价比、安全性等综合因素,X80管线钢成为国际上高强度管线钢的首选钢级。而对X80级管线钢的性能要求也因管线工程应用环境的不同产生差异,如在深海地区和极寒地区对其抗大变形的能力和低温韧性的要
学位
重金属离子污染不仅影响了地球生态圈的稳定性,并且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重大的威胁。如何通过简便的方法实现对痕量重金属离子的快速,高灵敏检测对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纳米尺寸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由于具有很强的尺寸效应,存在未填满的价电子层和可调制的活性位点,因此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在催化,电容器,电池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此外,这些过渡金属化合物通过掺杂,与碳基材料结合等等改性手段又提高了材料本身的电化学
学位
二氧化碳(CO2)作为一种典型的温室气体,其浓度增加导致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并且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通过CO2环加成反应与Knoevenagel缩合反应是缓解环境问题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分子型催化剂与单原子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均一,易于确立催化剂与反应底物的吸附关系,在碳中和催化转化材料设计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他催化体系由于尺寸效应、载体效应、表界面效应等诸多影响因素
学位
俯冲壳源物质的深部再循环过程一直是地学界的研究热点,特别是与地球宜居性密切相关的深部挥发分循环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得益于地球化学分析仪器和方法的进步和发展,挥发分(H2O、CO2、F、Cl和S等)和非传统金属稳定同位素(如Li、Mg和Zn等)被广泛地应用于示踪挥发分再循环过程。大量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西向俯冲的太平洋板块是影响中国东部地幔属性和中-新生代玄武岩成分的主要因素。由于国内在
学位
报纸
锂硫电池因硫正极比容量高(1675 m Ah g-1)、能量密度高(2600 Wh Kg-1)、低成本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电池体系之一。然而,锂硫电池工作过程中存在多硫化锂穿梭、体积效应、锂负极易生成枝晶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出发,设计新型载硫基体(碳纸/二氧化锰、泡沫碳/二氧化锰、泡沫碳/CNT/二氧化锰),制备新型载硫基体/硫复合电极。此外,针对
学位
在数据化和智能化时代,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充斥着大量最优化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具有复杂特性,例如非凸、多模、不可微等,甚至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演化算法因其群体搜索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求解复杂优化问题。但是,问题维度的激增对演化算法的可扩展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对演化大规模优化算法开展研究,包括面向无约束和有约束的大规模优化问题构建协同演化框架、设计演化优化的基础策略,给出大规模优化测试基准等。具体
学位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建设进程加快,但交通噪声问题也随之而来。长期暴露于交通噪声环境会导致情绪烦躁、睡眠障碍、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认知障碍等疾病。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亟须尽快改善城市交通引起的噪声污染问题。通过对城市交通噪声的评估与预测,可实现对现有交通噪声的整治与防范,并进一步预判规划线路交通噪声的可能事件,以提前为城市交通噪声处治预留实施空间。交通噪声与城市道路条
学位
近年来,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优化数据库系统成为数据库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机器学习与数据库索引技术的交叉融合催生了“学习索引”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学习索引是一种内存索引,它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替代传统的数据库索引。具体而言,它将键作为模型的输入,并输出该键对应的记录在排序数组中的位置。和传统索引不同,学习索引能够感知数据的分布规律,并通过模型推理快速地定位数据。与B+树等传统索引相比,学习索引具有更低
学位
研究酵母发酵荞麦籽粒的工艺条件优化,测定发酵后活性成分变化,通过调配得到口感较好的荞麦籽粒发酵米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酵母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黄酮和多酚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之后通过均匀试验设计确定稳定剂和增稠剂的添加量,由感官评价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料液配比1:40、酵母接种量0.7%、发酵温度50℃、发酵时间10 h。最佳添加剂配比:0.06%CMC-Na与0.0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