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效率的影响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aife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离2006年入世过渡期结束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这三年内,中国银行业已然全面开放,在华外资银行资产和机构数都有所增长,外资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展开研究,在分析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历史、现状后,总结出我国银行业开放的三个特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不高,分布较为集中,广泛采用入股中资银行的进入方式。  在此基础上,利用15家样本银行1998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外资银行进入与银行效率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外资银行并未对我国银行业造成显著竞争压力;外资银行资产数和机构数的增加,都显著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的效率;相比外资银行建立机构而言,引进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的做法未对银行业效率有显著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本文认为后续的银行部门开放应与我国银行业自身改革相结合、在积极引入外资银行建立在华机构的同时兼顾金融安全。
其他文献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一项金融创新,它的发展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风险管理的新型技术工具,并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然而,正是这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却在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科技人才凭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优势已逐渐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
旨在从根源上防止或降低种子播种后到关键生育期病虫害对作物持续性危害或逆境胁迫,从而确保作物健康生长的种子处理剂,随着其用量少、更加环保和持效期长等特点的日益突显,
货币政策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工具,因此货币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实现的,而作为传导机制中重要组成
2007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方面,世界经济出现大幅衰退,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给全球产业结构带来了变革,在一些关键领域引起了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