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功能核磁共振影像(fMRI)研究针刺风池穴后的持续大脑效应。背景:针灸是在中国应用了上千年的古老治疗方法。现在针灸被作为一种辅助替代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在西方世界正在逐渐被认可。根据中医针灸理论,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不同的穴位有特定的治疗效果,因此刺激某一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特定的病证。穴位的治疗是通过经络得以实现的,因此针灸刺激同一经脉上的穴位可以引发相似的激活模式。尽管针灸已有很长的历史,公众也已接受这种医学方法,然而针灸治疗的确切的生理机制仍不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功能核磁共振影像因为其可以直接测量针刺引起的脑的活动和脑状态的功能变化,以及可以发现连接的类型,而没有放射性或侵入,已得到广泛应用。风池是针灸治疗颈部僵硬、癫痫、偏头痛、目疾的主要穴位。尽管关于其显著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报导很多,而其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虽然通过功能影像和神经科学,研究者已发现刺激某一特定穴位在相对特定的脑网络会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然而针刺风池穴后在大脑皮层连接的持续变化还未进行研究。本研究,对11位健康受试者在针刺风池穴之前和之后进行了大脑fMRI检测。观察了大脑fMRI的活动变化和针感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在中国北京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广安门医院放射科进行。本研究共纳入了 11名健康人(6名男性和5名女性)。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了受试者筛选。在研究之前,受试者被要求在研究之前的24小时禁止服用任何药物、饮用咖啡、酒精,或吸烟。针刺组的操作:选用0.25mm×40 mm一次性不锈钢毫针。针刺左侧风池穴,向鼻尖方向刺入1寸深,然后进行提插和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捻转30秒钟,然后取出针具。对照组触觉刺激:使用5.88 Von Frey纤毛刺激针(弯曲压力588 mN)以90度轻触风池穴表面的皮肤30秒钟。fMRI获取:每位试者在一天进行4次功能脑核磁影像获取:对头部的风池穴进行针刺前和针刺后,以及轻触刺激(假针刺)前和轻触刺激后。在第一次fMRI扫描前先休息15分钟,然后进行30秒钟的穴位刺激,其后再进行第二次的静止相fMRI。受式者休息至少2个小时以后,进行第3次静息扫描,随后进行风池穴位刺激3 0秒,然后再进行第4次扫描.两次功能fMRI扫描之间(风池穴刺激前后)约45秒钟。在纳入名单上序号为单数者先予针刺风池穴,然后给予轻触刺激,而名单上序号为双数者先予轻触刺激风池穴,然后给予针刺刺激。应用的影像扫描仪是西门子3.0 Tesla核磁扫描仪。在第2次和第4次扫描之后,每位受试者都要填写心理生理反应的问卷并打分。测量:应用数据成像数据加工分析软件(DPABI)的统计参数图进行预存处理初始数据,生成区域一致性(ReHo)、低频振荡振幅(ALFF)、功能低频振荡振幅(ALFF)、和功能连接(FC)。统计分析中应用配对t检验。对心理生理反应(得气效应)的强度和频律进行了评估。定量测量使用均数±标准误,曼-惠特尼U检验,卡方检验用于比较每组中得气的成份。结果:结果显示,与假针刺组相比,针刺左风池穴可以在人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引发不同的效应。这些神经反应在右侧和左侧的顶叶、右侧枕叶和一些特定区域,包括楔叶、楔前叶。功能低频振荡振幅值在右顶叶/楔前叶(Brodmann7区),风池穴针刺后区域一致性在右侧的枕叶/楔叶(Brodmann 19区)。中心化结果显示右顶叶/楔前叶,右枕叶/楔前叶(Brodmann7区、19区)激活。左侧和右侧的后扣带回皮层被选择为种子功能连接分析,显示左顶叶(Brodmann 7,39,40区)激活,腹内侧额前叶作为种子功能连接显示右顶叶/楔前叶(Brodmann7区)激活。我们对受试者的针感进行评估。所有受试者都报告了针感。针刺期间,与触觉刺激相比有更多的受试者有酸、钝痛、重、胀和压力感(P<0.05)。与触觉刺激组相比,针刺组在酸、钝痛、重和胀感的强度方面有明显的不同(P<0.05)。感觉的强度和频率方面,针刺组与触觉刺激对照组相比都有明显的不同。根据我们的研究,度中心-正二值的结果与针刺组的针感正相关。相反,触觉对照组针感的结果与右侧和左侧后扣带回的结果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是首次报告应用功能核磁共振影像检测针刺风池穴的持续效果。本初步研究为针刺风池穴可以对视觉功能和默认模式网络的调整作用,包括自参照和记忆功能提供了证据。我们的研究结果与风池穴有调整多种生理功能系统的作用一致,同时,说明通过针刺风池的生理效应可以实现很多从经验上来看明显的治疗效果。进一步的问题是这些在健康受试者上获得的检测结果如何推广和应用于患有针灸治疗有效疾病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