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培育方案的构建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量性研究方法了解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现状,探讨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压力感知及与希望之间的关系,明确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的影响因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描述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内容及希望培育的促进和障碍因素;基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文献内容分析、专家会议的结果初步构建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培育的方案,以期为临床实践开展针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的培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混合性研究方法第一部分: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该部分为横断面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连续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康复中心的282例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中文版压力感知量表。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方法了解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水平、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希望的影响因素。第二部分: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培育的质性研究该部分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用目的抽样法结合样本抽样的最大差异化原则(包括希望总得分、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损伤平面、损伤程度、有无并发症等),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中心选取在第一部分横断面研究中符合研究目的及最大差异化原则的17例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借助NVivo12.0软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转录文本资料进行分析。第三部分: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培育方案的构建该部分对提升希望干预研究进行了系统文献检索,采用JBI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对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了文献内容分析,文献分析内容包括干预对象、干预内容、干预方式及时间、干预人员、评价工具、评价时间和干预结果等主题。结合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结果,确定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培育的干预模块和干预主题,筛选适合的干预策略和干预技术,明确具体干预内容、干预形式和干预剂量等,初步构建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培育的方案。通过专家会议,对希望培育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希望培育方案终稿。采用SPSS20.0软件对专家积极性、权威系数、指标重要性、指标变异系数进行评价。结果:第一部分: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向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40份,回收316份,问卷回收率为92.9%,其中有效问卷28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2%。1.现状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总分为(29.58±6.16)分,处于中等水平。维度得分由低到高排序分别为: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9.01±2.52)分;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9.82±2.26)分;采取积极的行动(10.75±2.31)分。条目得分中得分最低的三个条目分别是:“我能给予别人关怀和爱护,同时也愿意接受别人的关怀和爱护”、“我有短期、中期、和/或长期的目标”、“我感到我有力量战胜困难”。条目得分中得分最高的三个条目分别是:“我觉得我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以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我经常回忆起以前的快乐时光”、“我对未来感到恐惧”。2.单因素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总得分在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就业状态、伤后时间、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和有无并发症8个变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社会支持得分(r=0.299~0.518,P<0.001)和心理韧性得分(r=0.247~0.563,P<0.001)与希望得分呈正相关,压力感知得分(r=-0.357~-0.427,P<0.001)与希望得分呈负相关。4.多因素分析结果(1)希望总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损伤平面、文化程度、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维度和其他支持维度、心理韧性中的坚韧性维度和乐观性维度及压力感知7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累计解释总变异的49.5%;(2)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维度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维度、心理韧性中的坚韧性维度和乐观性维度及压力感知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累计解释总变异的32.6%。;(3)采取积极的行动维度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患者的损伤平面、文化程度、社会支持中的朋友支持维度、心理韧性中的坚韧性维度和乐观性维度及压力感知6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累计解释总变异的37.4%;(4)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维度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患者的婚姻状况、损伤平面、并发症、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维度和其他支持维度、心理韧性中的坚韧性维度和乐观性维度及压力感知8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累计解释总变异的43.2%。第二部分: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培育的质性研究本部分研究共纳入17例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平均年龄(39±11.81)岁;其中男性10例(58.8%);无宗教信仰者15例(88.2%);已婚12例(70.6%),未婚3例(17.6%);创伤性损伤14例(82.4%);损伤后时间<6月6例(35.3%),伤后6~12月4例(23.5%);四肢瘫5例(29.4%);完全性损伤6例(35.3%);就业3例(17.6%);有并发症14例(82.4%);希望总分<24分9例(52.9%)。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培育进行访谈、归纳、提炼:(1)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内容,分别是缓解躯体痛苦、满足心理需求和重建社会功能。(2)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培育的促进因素,包括个体内在力量、社会支持、躯体因素、环境和政策保障四个方面;(3)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培育的障碍因素,包括负性情绪困扰、社会支持不足、躯体症状困扰、环境及其他障碍四个方面;(4)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培育模式的需求,包括干预人员由医生、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心理专业人员组成;干预时机是早期干预和全程管理;干预方式为团体干预和个体干预相结合;干预形式可以是线下面对面和线上干预相结合。第三部分: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培育方案的构建本部分研究对纳入的27篇提升希望的干预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结合量性及质性研究结果,初步构建针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培育方案初稿,方案初稿包括7个干预模块、14个干预主题、67项干预内容。邀请5位专家参与专家会议对培育方案初稿进行评价,专家权威系数0.890、积极性100%、各级指标变异系数为0~0.203。专家共提出16条修改意见,最终形成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培育方案,内容包括干预前的准备、个人系统、环境系统、社会性资源、认知评价、意义应对和总结升华7个干预模块、14个干预主题、58项干预内容。结论:1.量性结果显示,我国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尚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对人口统计学资料(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疾病相关资料(损伤平面、有无并发症)的了解可有助于识别低希望水平脊髓损伤康复期人群;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和压力感知是直接影响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的相关变量,提示在构建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培育方案时,除了关注希望变量本身之外,还可尝试将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及压力感知三个变量作为干预靶点。2.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对希望培育有明确的内容和模式的需求,并提出了与其希望水平相关的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因此在构建系统化的针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希望培育方案时,除了以希望本身作为干预靶点外,还应将激发个体内在力量、提升社会支持、缓解负性情绪、有效利用保障政策作为干预的内容,并将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对干预人员、干预时机、干预形式、干预途径的需求纳入干预方案中。3.本研究根据量性、质性研究、文献内容分析结果,经专家会议讨论修订,最终构建了针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培育方案,包括7个模块(干预前的准备、个人系统、环境系统、社会性资源、认知评价、意义应对和总结升华)、14个干预主题、58项干预内容,此方案可以为提升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希望水平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多元醇、环氧氯丙烷和叔胺为原料,合成了多羟基烷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讨论了催化剂、温度和投料摩尔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研究了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
期刊
软性皂的新前景战后时期,通常被称为肥皂的脂肪酸碱金属盐已失去了它在表面活性剂中的主导地位,继而被石油化学衍生物取代。但最近几年,天然──一个新的趋势已成为一个重要特点,尤其是市场开发部门的主要领域。尽管脂肪酸硫酸盐和脂肪酸甲酯磺酸盐也是天然基表面活性...
期刊
首次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分别使用无机和有机弱碱,溶剂热晶化法在非水甘油介质中合成了介孔分子筛MCM-41,通过XRD,N2吸附-脱附,TG-DTG,IR,S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甘油体系中得到的样品具有优良的孔结构性质.相比于氢氧化钠,以有机弱碱(无水乙二胺、三乙胺)作为碱源,可以得到有序性更好、结晶度高的样品,样品具有较窄的孔径分布.
期刊
目的:探讨影响二尖瓣环钙化(MAC)发生的危险因素及MAC与血栓栓塞风险评分(CHA2DS2-VASc和CHADS2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超声心动图上二尖瓣环是否钙化分为MAC组109例和非MAC组110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MAC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血栓栓塞风险评分差异以及血
期刊
目的 探讨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瑞金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DVT,将其分为DVT组与无DVT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Caprini评分及血清HDL、PA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
期刊
胜任力模型是基于岗位对应的知识、技能等职责要求和素养要求构建的能力要求,其实质是岗位能力与员工能力匹配。在国有建筑企业人才招聘中,显性学历、工作经验和职业资格等条件易于把握和筛选,但隐性的职业素养难以量化、规范和评价,将胜任力模型引入国有建筑企业招聘管理,有利于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招聘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为企业人力部门精准招聘、遴选优秀人才提供依据。文章在研究胜任力模型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建筑企业招聘管
期刊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019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下腰痛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前两组下腰痛功能评分比较,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3个月
期刊
报纸
目的:探讨骨关节损伤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80例骨关节损伤运动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实施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骨关节损伤运动障碍患者康复治疗后SHEF评分和ADL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骨关节损伤运动障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
期刊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参保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的认知因素对新业态青年网约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意愿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部分青年网约工参保行为具有被动性,负向的参保态度及三个维度共变的影响关系对养老保险政策稳定性带来了威胁;在主观规范中,示范性规范对网约工参保意愿带来的外部压力较大;在知觉行为控制中,从业者比较看重参保缴费时长的可接受度、手续的便捷度、费用可承担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