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发病率目前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年轻化态势。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再灌注治疗是挽救缺血心肌、保护心功能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再灌注治疗后仍出现心力衰竭,可能与再灌注后无复流或慢复流以及心肌顿抑现象有关。脑利钠肽可以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肺小动脉楔压,并有研究表明它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同时可以改善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减少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目的给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急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心力衰竭患者重组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观察药物对患者循环炎性因子水平、心功能恢复的影响,随访观察药物对患者预后的干预作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急症介入治疗后出现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脑利钠肽组和对照组,脑利钠肽组给予脑利钠肽静脉滴注治疗3d,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3d。1.观察两组患者心肌酶峰值、校正TIMI帧数、室壁运动积分、心电图ST段回落及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2.治疗前及治疗后6小时测定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水平,观察脑利钠肽对血浆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3.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及72测定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观察脑利钠肽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4.随诊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不同。结果①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心率、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及血脂水平、发病到PCI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②两组患者罪犯血管部位、单支血管病变率、侧支循环、PCI前TIMI分级及介入术前后病变血管最小腔直径均未见统计学差异③两组患者术前sICAM-1,sVCAM-1及IL-6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4及72小时,sICAM-1,sVCAM-1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④脑利钠肽组CK峰值、CK-MB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脑利钠肽组心肌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⑤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6小时,脑利钠肽组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6小时后两者水平较前有降低趋势,但未见统计学差异。⑥脑利钠肽组CTFC、术后90分钟ST段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而术后WMSI较对照组为低。⑦经随访,PCI术后12周,脑利钠肽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①脑利钠肽可以减少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及循环内分泌激素的水平。②脑利钠肽可以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程度。③经随访发现,脑利钠肽可以减少MACE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临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