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是目前发病率高,而治疗技术有待提高,且预后欠佳的疾病。又因直肠属腹膜外位脏器,癌细胞转移方式特殊,根治手术不仅可致排便失禁,对部分男性来说还可致性功能障碍的并发症,因此手术治疗仍有一定风险。再者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对复杂,目前学术界对其认识仍有不足,且一般来说其早期无特异体征及症状,部分患者癌症晚期且出现梗阻、排便习惯的改变才予治疗,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临床对早期直肠癌的误诊以及患者未予以重视致病情拖延是导致直肠癌的发病率、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因而医学界普遍认同早期诊断、精确的分级分期等可以提高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的观点,以往研究表明临床常用的消化道肿瘤标记物如(CEA、CA19-9、CA72-4等)可以用于对直肠癌的早期预测以及术后及放化疗后的检测,而新近有学者提出外周血循中MPV(Mean Platelet Volume,平均血小板体积)指标,可作为预测及辅助诊断早期直肠癌。但无论是较成熟的消化道肿瘤标记物还是新近提出的MPV指标,对直肠癌筛查及鉴别诊断效能都不满意,本实验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旨在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联合CEA、CA19-9、CA72-4对早期直肠癌的诊断价值,以期为直肠癌的协助诊断提出新的简便可行的方法。材料与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治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入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样本:对照组50例,直肠癌组50例。收集直肠癌组的的临床相关资料,主要如包括患者基本临床特征参数、术后病理资料、术前血常规和消化道肿瘤标记物等数据。基本临床资料纳入性别与年龄等;术后病理资料包括肿瘤的TNM分期;分别于入院后第一天对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同时予以血常规及消化道肿瘤标记物六项检查,对正常组做上述相同处理。本实验中患者均采用经腹直肠癌切除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统计学方法: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并运用并运用四格表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对直肠癌诊断价值(灵敏度、特异度等),以P<0.05为差异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照组与癌症组比较:两组中白细胞、单核细胞比值、血小板计数、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MPV、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以及血红蛋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PV值>13fL,及CEA、CA19-9、CA72-4四项分别在对照组与直肠癌组比较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联合诊断法(联合MPV诊断法)和非联合诊断法(非联合MPV诊断法)比较;结果示:“联合MPV诊断法”特异度:68%;灵敏度:86%;而“非联合MPV诊断法”特异度78%:灵敏度:60%;且对“联合MPV诊断法与“非联合MPV诊断法”进行配对卡方检验(McNemar检验),结果提示两种诊断法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MPV与早期直肠癌相关联,可用于早期直肠癌协助诊断,但诊断效能与传统的肿瘤标记物(单项)相似(2)“联合MPV诊断法”在灵敏度上优于“非联合MPV诊断法”,可能更适合早期直肠癌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