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维特根斯坦“图像论”中的逻辑观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18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特根斯坦是分析哲学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前继弗雷格,罗素等人的逻辑思想,后启维也纳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其前期的《逻辑哲学论》既是一本哲学著作,也是一本逻辑学著作。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石里克评价,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推进逻辑分析方法的转折点。“逻辑建构”是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他努力以逻辑分析的手段整理和建造语言的构架和世界的结构。在《逻辑哲学论》中,逻辑分析不仅是他用以整理语言和世界的手段,而且是他整个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在这本书中维特根斯坦集中研究了语言如何表现实在,一种科学语言的构成,以及语言和世界的“界限”等问题,在这些研究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他的“图像论”。“图像论”贯穿《逻辑哲学论》一书,它集中代表了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的基本思想。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集中研究了语言如何表现实在,一种科学语言的构成,以及语言和世界的界限等问题,在这个研究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他的“图像论”。从《逻辑哲学论》一书的结构可以看出,“图像论”是贯穿前期思想的一条红线,处于核心地位,其他论题都是围绕“图像论”伸展开来的。因而人们通常把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称为“图像论”,这种概括虽然无法全面地反映他的前期哲学,但至少指出了他的“图像论”具有独创性的方面。因而,“图像论”一提出来就吸引了对维特根斯坦有兴趣的人的关注,研究者们就“图像论”的地位、作用及其实质持不同意见和看法。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领域来研究和理解他的哲学。传统观点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是唯心主义、形式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不可知论;有的学者认为,维特根斯坦不是主观唯心论者,而是一位唯物论者。总的来说,一般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图像论,主张图像论是一种实在论。本文认为,其“图像论”的实质是一种逻辑构造论。维特根斯坦不仅受到弗雷格,罗素等人的深刻影响,而且同近代的康德,远至古希腊的柏拉图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公开指名道姓批判前期的维特根斯坦,他抛弃以“图像论”为核心的前期哲学思想的时候正是《逻辑哲学论》广泛发生影响的时候,这衬托出维特根斯坦敢于进行自我批评的非同一般的人格魅力。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以及后来陆续出版的遗著的巨大影响,并没有使人们把他的前期著作置之脑后,《逻辑哲学论》还在一些哲学家的心弦上引起共振和共鸣。它并没有因为被自己的作者所遗弃而普遍受到嗤之以鼻,相反因此还受到像罗素那样的哲学家的格外青睐。后期放弃前期的“图像论”,提出“语言游戏论”,充分体现了维特根斯坦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勇于自我批判的高尚人格。
其他文献
中日两国同是东北亚、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国家,可以说两国的联系自古至今就没有断裂和隔绝过,包括政治联系、文化联系、经济联系等等多方面,其中经济联系表现的
2010年12月,兴仁换流站发生了一起由于阀冷控制保护逻辑设计缺陷造成的直流系统强迫停运的恶性事件.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对云广特高压阀冷控制保护逻辑进行了排查,取消了“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简称第一对矛盾,本文只讲第一对矛盾的内容)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丰富性、多层次性,在现实社会中生产关系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