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华民族崇高的价值追求,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和领悟状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推进和国家文化安全。但当前,全球化和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受到外来文化、网络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等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间缺少足够的“温度”,致使大学生不能完全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于我”的价值,缺少恰当的“心灵反思”,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现状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关注。调研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如何,剖析影响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提高的原因有哪些,探究高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对策,最终真正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以文育人”的作用,在当下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选取山东省内多所大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提高的原因有哪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提高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可行性对策。本论文主要由引言和正文两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目的、学术界研究现状、写作思路、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和创新点等内容。正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价值研究。该部分详细阐述了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相关概念及具体内容,阐释了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相关概念的解读,并从国家、民族以及大学生层次分析培育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是调查问卷分析。通过问卷分析,我们看到总体上看大学生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以及传承和创新能力方面是比较乐观的,但也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缺乏深刻性、学习的热情度不高、实践转化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第三部分,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四个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提高的原因。第四部分,基于现状和原因的探讨,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可行性对策。这一部分也是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四个角度分析探讨,力图在唤醒大学生主体意识前提下,形成推动和培养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