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导致的以进行性CD4~+细胞数量减少与功能受损为特征的机体免疫缺陷并易继发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一系列综合征。该病潜伏期长,传播速度快,病情复杂,目前仍无法治愈,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在全世界都在致力于攻克HIV/AIDS的同时,中国中医药也在不断地努力探索治疗HIV/AIDS的方法。由于传统医学在治疗疑难病症方面具有其整体辨证论治及扶正祛邪的独特优势,因此在我国将艾滋病防治作为科技发展重点的关键时期,研究及开发防治HIV/AIDS经济、有效的中药或复方,对于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项目在前期大量的药学研究(包括药物提取、成型工艺、中试放大试验及质量标准研究)和毒理研究(急性毒性试验)基础之上,进行的临床观察试验。其研究目的在于:(1)通过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评价本方安全性;(2)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实验室指标(CD4~+计数、CD4~+/CD8~+、病毒载量、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4、趋化因子RANTES、SDF-1、MIP-1α、β)等变化评价本方的疗效;(3)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本方对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4)及配体(RANTES、SDF-1、MIP-1α、β)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临床研究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课题30例临床观察病例来源于蕲春、南漳县中医院和疾控中心控制的病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45.1±10.63岁;平均体重为57.0±7.15千克;感染途径为:不明原因2例,输血感染11例,性接触5例,有偿供血12例;所有病例均否认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均无西药和草药用药史。2诊断标准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论证小组制定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3病例纳入标准3.1符合西医HIV/AIDS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3.2 CD4范围为100-500/mm~3;3.3受试者年龄在18—65岁;3.4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3.5未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3.6凡符合本病诊断及辨证标准,并排除以下“排除病例标准”中各项者,均可纳入试验病例。4病例排除标准4.1患有严重的心血管、呼吸、内分泌、肾、血液或精神系统疾病;4.2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3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4.4有严重机会性感染者。5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制定的相关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有关标准,制定临床症状、体征记分标准。6治疗方法6.1药品来源试验药物:扶正抗艾颗粒,药物组成:黄芪、党参、甘草、姜黄等。湖北省中医院提供。6.2服药方法给药方案:扶正抗艾颗粒1袋/次,每天服3次,饭后服用。6.3疗程疗程为5个月。自2006年9月底——2007年2月底。6.4合并用药在研究过程中,对合并症及用药应统一掌握。6.4.1所有病例在试验期间不得合并使用能影响本药疗效的中西药物。6.4.2观察期间必须加服其它内服药或作其它治疗药,必须在观察表中作记录(包括药名、剂量、用法)。合并机会性感染者常规处理。合并肿瘤者终止治疗。7观测指标及检测方法7.1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记分量化后比较;7.2免疫功能指标(CD4计数,CD4/CD8比值):流式细胞检测技术;7.3病毒载量:荧光定量RT-PCR;7.4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4)表达: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趋化因子(RANTES、MIP-1α、β、SDF-1)表达:ELISA法;7.5三大常规、心肺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同地点常规检测方法。8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制定的相关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有关标准。9安全性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10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全部统计均为双侧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平为P<0.05。研究结果1症状、体征的变化1.1症状单独积分:患者疗后的乏力、纳呆、脱发、头痛、肌肉痛等症状的单独积分较疗前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2总积分:疗后患者主要、次要症状和主要体征总积分、以及总症状(主要、次要症状)积分和总积分(主要、次要症状及主要体征)较疗前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3卡洛夫斯基积分:较疗前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4中医证候疗效:从构成比分析,有效16例,占59.3%;稳定2例,占7.4%;无效9例,占33.3%。总有效率66.7%。2免疫功能:2.1 CD4计数、CD4/CD8比值:疗后患者CD4计数无明显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较疗前略有下降趋势。但根据免疫功能(CD4绝对计数)疗效判定标准分析CD4变化的构成比,有效5例,占18.5%;稳定19例,占70.4%;无效3例,占11.1%,总有效率88.9%。2.2淋巴细胞计数:疗后患者的淋巴细胞数较前明显增加,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毒载量:疗后较疗前略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根据病毒载量判定标准统计其变化的构成比,有效12例,占44.4%;稳定9例,占33.3%;无效6例,占22.3%。总有效率77.7%。4体重:患者体重在疗后与疗前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体重变化趋势图显示,疗后体重变化呈上升趋势。5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4):疗后两种受体的表达均较疗前明显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CCR5 P<0.05,CXCR4 P<0.01)。6趋化因子(RANTES、MIP、SDF-1):疗后RANTES、MIP-1α、SDF-1的表达水平较疗前均下降,并有统计学意义(RANTES、SDF-1 P<0.01,MIP-1αP<0.05);MIP-1β的表达较疗前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评价7.1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治疗期间监测结果正常。7.2肝、肾功能:AST第3个月较疗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第5个月较疗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值均在正常范围内。7.3三大常规:第3个月时WBC、Ly、Hb均较前有所升高(P<0.05),但都未超出正常范围。大、小便检查未见异常。结论1临床症状、体征:根据主要症状、体征单独积分、总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等研究结果,提示“扶正抗艾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免疫功能:根据研究结果提示,本方能使大多数患者的CD4水平在治疗期间处于稳定状态,并使淋巴细胞明显增高,表明本方对患者的免疫功能(CD4计数)具有明显的稳定和保护作用。3病毒载量:根据研究结果提示,本方对病毒的复制也有一定的抑制和稳定作用。4体重:根据体重变化结果提示,本方对患者的整体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5趋化因子受体及其配体:根据治疗前后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4的变化提示,本方能够明显抑制CCR5、CXCR4的表达,从而抑制了HIV的感染及其复制,体现出受体拮抗剂的作用。趋化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方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6安全性评价:安全性指标的结果表明,本方在临床观察中无明显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