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的社会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受全球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同时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也正逐渐受到人们重视。而从区域尺度入手,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变化之间的影响,不仅是对从区域尺度入手开展全球变化的影响与响应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研究结果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为研究视角,以红壤丘陵区江西省泰和县为研究区,综合采用以空间直观景观模型为核心的树种-林窗-景观森林生态系统模型(PnET-Ⅱ、LANDIS-Ⅱ和APACK),分析模拟研究区25个树种在2010~2100年间典型浓度路径中不同气候排放情景下的变化响应,研究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影响,其中结构包括树种结构、年龄结构及景观结构:功能包括地表净初级生产力、生物量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我们认为ANPP和SEP可以很好地反映树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将其作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影响因子。2)在仅考虑气候变化影响下,研究区25个树种2010~2100年间在不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ANPP、SEP以及森林总生物量都有显著变化。其中,在RCP2.6及RCP4.5情景下不同树种的ANPP、SEP以及生物量值相差不大,而在RCP8.5情景下,90%以上树种的模拟值明显低于在RCP2.6及RCP4.5情景下的模拟值。我们认为RCP2.6气候排放情景将更有利于泰和县森林的生态功能发展,RCP4.5排放情景对泰和县森林生态功能影响稍差于RCP2.6排放情景,而相比RCP8.5气候排放情景将不利于泰和县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展。3)对于不同年龄级结构构成,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木荷在模拟90年内的过熟林面积占全区的大部分,而其他龄级所占面积较小4)在不考虑其他干扰的情况下,森林在自然演替过程中的年龄级结构趋于复杂化,景观水平上,多样性指数从0.773增加至1.651,优势度指数从0.648降低至0.429。林分尺度上,平均斑块周长面积比指数值从1.835下降至1.387,蔓延度指数值从0.78下降至0.621,整个景观破碎度不断增加,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全区的森林景观斑块数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