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江苏省连云港市X村为个案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lbue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急剧的社会结构转型,逐步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迈进。伴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迁移,农村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她们的身心承受着多种生活压力,特别是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通过农村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发现农村留守妇女在环境适应、人格特征、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心理张力四个方面都与非留守妇女存在着差异,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农村留守妇女与普通妇女常模的比较中,也发现了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情况不容乐观。   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主要受经济状况、情感交流、家庭人际关系状况、性生活四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状况影响着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经济状况较好的留守妇女有着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情感交流影响着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经常和丈夫沟通的留守妇女有着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家庭人际关系状况影响着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家庭人际关系状况处理较好的留守妇女有着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性生活影响着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夫妻间性生活的机会十分有限,但是性生活状况较好的留守妇女有着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以家庭、亲戚、朋友、邻居等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为主,国家政策法律、社区、社会团体等社会正式支持系统几乎还没有出现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中。因此,为了改善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本文从政府支持、社区支持、团体支持、家庭支持四个角度构建了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体系。
其他文献
“如何使人们的晚年过得健康和充实”,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和日本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而随着老年人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老年人对生
学位
自孔德以降,持实证主义立场的社会学经验研究学者常常将哲学,无论是认识论哲学亦或是本体论哲学,视为经验科学以外的形而上学的空洞之物。与此相悖,本文从认识论的哲学视角出
近现代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在这一世界化进程的推动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成为我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典型特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
与城市住房地位群体阶层分化逐渐凸显一样,我国农村一些地区也已经开始出现这样一种住房的社会分层趋势。本文研究的村落中心一改传统的杂乱无章、布局散乱的楼房与平房聚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