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静脉溶栓成为急性脑梗死的首选治疗措施,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出血性转化(hemorrhageic transformation,HT)。根据缺血的梗死病灶与出血病灶的位置关系分为梗死灶内的出血和梗死灶外的出血,而梗死灶外的出血又称为远隔部位出血(remote parenchymal hemorrhage,rPH)。有研究提示这类出血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预后不佳,但其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远隔部位出血(rPH)的发病率、影响rPH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远隔出血的预后及死亡率。方法:收集了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发病4.5h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溶栓后出血的患者,根据有无远隔部位的出血分为2组,分别为远隔出血组与非远隔出血组,记录两组的基线资料及房颤、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评分、梗死面积、出血部位、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90dmRS评分、死亡率等情况,并分析两组在远期疗效、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1.共收集了静脉溶栓患者502例,平均年龄为67.0±11.0岁,66.3%是男性。其中81例(16.13%)患者出现出血性转化,7例患者出现远隔出血,其发生率为1.4%;2.远隔出血组和非远隔出血组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房颤病史、NIHSS评分、大面积脑梗死、出血部位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得出房颤是增加rPH风险的主要危险因素(OR 21.641,95%CI 1.499-312.507,P=0.024)。3.远隔部位组中,脑叶出血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脑干及小脑的出血,最后为深部出血(57.14%vs14.29%vs42.86%),在非远隔部位出血组中,深部出血比例最高(50.0%)。4.进一步将远隔部位出血与脑实质血肿(PH)进行比较,也发现两者是在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既往史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房颤、梗死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进一步提示房颤是影响远隔部位出血的主要因素。5.远隔出血与非远隔出血比较,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发生率是42.9%vs33.3%,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死亡率比较(57.1%vs25%),无统计学差异(χ2=3.280,p=0.07);3个月预后不良比例(85.7%vs79.8%),无统计学差异(p=0.803)。结论:在本研究中远隔出血的是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房颤是急性脑梗死溶栓后远隔部位的重要影响因素;远隔出血和非远隔出血均可病情加重,两者安全性和预后相似;静脉溶栓后远隔部位的出血大多表现为脑叶出血;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远隔部位出血可能与脑微出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