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抗凝门诊患者口服华法林致出血情况分析目的:分析抗凝门诊患者口服华法林致出血的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抗凝门诊就诊并服用华法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915例患者,男性468例,女性447例;年龄范围14~89岁,平均(58±14)岁;青年组和中年组均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居多[分别占87.40%(111/127)、73.86%(356/482)],老年组以房颤/房扑患者居多[55.88%(171/306)]。915例患者中用药期间发生出血事件且判定为华法林所致者87例,发生率为9.51%;其中严重出血7例,严重出血发生率为0.77%。老年组出血发生率[15.03%(46/306)]明显高于中年组[7.05%(34/482),P<0.001]和青年组[5.51%(7/127),P=0.006]。房颤/房扑组出血发生率[14.76%(40/271)]明显高于瓣膜置换术后组[6.62%(38/574),P<0.001],血栓栓塞性疾病组出血发生率为12.86%(9/70),与上述2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7例患者中75例(86.21%)为单次出血;71例(81.61%)为单部位出血;80例(91.95%)为轻微出血;出血事件发生时华法林剂量≤5 mg/d者82例(94.25%),INR≤3.0者77例(88.51%)。服用华法林期间联用其他药物者12例(13.79%)。87例患者共发生出血113例次,其中皮肤黏膜出血31例次,牙龈出血19例次,鼻出血和眼部出血各13例次,咯血10例次,大便潜血/痔疮出血7例次,消化道出血和尿潜血各6例次,肉眼血尿5例次,月经期延长、阴道出血和颅内出血者各1例次。结论:阜外医院抗凝门诊患者服用华法林期间该药所致出血发生率为9.51%。发生出血者以老年和因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用药者居多,出血程度多较轻微。第二部分低分子量肝素和磺达肝癸钠对肝功能的影响目的:分析我院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或磺达肝癸钠治疗肺栓塞的住院患者治疗前及期间的肝功能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接受低分子量肝素(依诺肝素钠、低分子量肝素钙)或磺达肝癸钠的肺栓塞患者的病例资料。应用2015版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判定肝损伤与应用以上药物相关性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或磺达肝癸钠治疗的肺栓塞患者463例,年龄范围15~92岁,平均(62±15)岁;男性221例,女性242例。应用以上药物出现肝损伤且判定与其相关者79例,发生率为17.06%。肝损伤的主要表现为仅天冬氨酸转氨酶和/或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者75例(94.94%);DILI分级为1级者77例(97.47%),2级者2例(2.53%);68例(86.08%)患者继续应用原剂量LMWH或磺达肝癸钠;38例(48.10%)患者出院前肝功能逐渐恢复。低分子量肝素钙致肝功能异常的风险最高,是依诺肝素钠的2.4倍[(95%CI 1.240-4.484),P=0.009];磺达肝癸钠的风险与依诺肝素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345(95%CI0.076-1.555),P=0.166]。用药疗程1-2周的肝功能异常风险是l周的2.1倍[(95%CI 1.219-3.593),P=0.007],疗程>2周是1周的5.5倍[(95%CI2.272-13.493),P=0.000]。基线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肝功能异常风险也将增加7.4倍[(95%CI 1.882-29.216),P=0.004]。结论:我院住院患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或磺达肝癸钠治疗肺栓塞期间17.06%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以轻度肝损伤为主,主要表现为无症状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多可自行恢复。药物类型、疗程及基础合并病毒性肝炎是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