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围绕导致“看病贵”的宏观及微观因素、主观和客观因素,系统的考察和评价目前我国“看病贵”问题的现状,找出看病贵问题中的突出矛盾和症结,为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科学、有效政策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卫生部发布的卫生费用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各级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09份。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看病贵”的主要因素。结果:(1)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与它的经济能力相当,并不存在总费用过高的问题;从1980年到2003年的24年中,我国卫生总费用对GDP弹性系数平均为1.37;中国的公共筹资比例仅占总费用的36%,在世界排名第162位,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 1993-2003年的10年内,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住院费用的增长率都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率;城市地区的应就诊未就诊比例和应住院未住院比例均高于农村地区,较高收入水平人群的应就诊未就诊比例和应住院未住院比例均低于较低收入水平的人群;(3) 87.58%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看病贵”问题存在;大多数调查对象首选省市级医院,并且认为社区医疗服务可及性低且性价比不高;多数调查对象认为药费和检查费高是导致“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有医保患者的支付意愿强于无医保患者支付意愿,学历较高患者看病支付意愿比学历低的患者高。结论:宏观角度分析显示,目前医疗费用并不高,近年来卫生费用的增长速度过快,并且公共筹资比例太低,自负医疗费用比例太高可能是造成“看病贵”的重要客观因素;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分析显示,经济因素是影响人们利用医疗服务的重要因素;现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实际发生费用相比,患者支付意愿较低;是否参加医疗保险、医疗消费理性、对自身健康价值的认识是影响看病贵的重要因素,其中是否参加医疗保险对看病贵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