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n D1、cyclin E、P27在肾盂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5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恶性肿瘤的本质在于细胞周期调节失控,细胞呈无限期的分裂和增殖。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 D1和Cyclin E参与了DNA复制过程的起始;p27作为重要的细胞周期负性调控蛋白,参与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本研究拟探讨细cyclin D1、cyclin E和P27在肾盂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42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肾盂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每个石蜡标本制成5μm厚连续切片5张,1张行HE染色进行分期;3张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两步法)染色,一抗分别应用鼠抗P27单克隆抗体和鼠抗cyclin D1、cyclin E单克隆抗体;另1张以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8例正常肾盂组织的切片作为阴性对照。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着色情况,cyclin D1、cyclin E和p27蛋白阳性表达产物为突出于背景的棕黄色或棕褐色细颗粒,定位于细胞核。400倍光镜下,随机选取10个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共计1000个细胞,以此计算阳性细胞计数,根据阳性细胞数判断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阳性部位均位于细胞核。本组资料显示cyclin D1在正常肾盂和输尿管组织中呈弱表达,在肾盂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且随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增高而增高。Cyclin E在正常对照组中无表达,在肿瘤中的表达随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增高而增高。P27蛋白表达阳性部位位于细胞核。本组资料显示P27蛋白表达在。肾盂移行细胞癌不同病理分期及正常对照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正常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在肾盂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明显减低,且随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增高而降低。cyclin D1的表达与p27的表达在肾盂移行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方面呈负相关。cyclin E的表达与p27的表达在肾盂移行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方面呈负相关。结论本实验中发现p27阳性表达率与cyclin D1、cyclin E阳性表达率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即p27阳性表达率低的肾盂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yclin D1、cyclinE细胞阳性率高,表明细胞处于分裂增殖状态的p27的表达减少,cyclin D1、cyclin E的表达增加,细胞失去p27的抑制,获得cyclin D1、cyclin E的增殖信号,呈现无限增殖的倾向。说明p27的失活与cyclin D1、cyclin E过度表达通过共同途径参与肿瘤的形成,三者的联合检测有可能作为判断肾盂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其他文献
对已染色的羊毛衫进行剥色处理,通过不同的剥色方法达到不同的仿旧效果。采用尤纳素黑P-FGR进行剥色实验优化,得出最优剥色配方为:二氧化硫脲用量20%~30%(owf);pH 7;温度45~5
<正>当前,推进装配式建筑水平整体提升是住房城乡建设部的中心工作之一,这项工作的切实推进需要标准先行,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了4项装配式建筑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阶级思想,应从其理论来源、根本旨趣与学说史意义三个维度切入。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编纂学家关于阶级问
[目的]在生长模型输出的基础上,构建预测水稻叶片几何参数的动态模型,以便更准确地实现水稻的虚拟生长.[方法]在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品种类型水稻分蘖与主茎同伸叶片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剂TIMP-1、TI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以113例NSCLC为实验组,20例肺炎性假瘤做对照组,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
<正>成果详细内容:一、背景及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
会议
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如工业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工程领域。然而传统的有线温度传感器却难以在旋转部件、高温恶劣环境等场合应用,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由于不需要物理连线,也
在冬雪的映衬下,从岭西营林区到樵岭前营林区,再到凤凰山营林区,松树、柏树、刺槐等像卫兵一样矗立在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守卫着这里的葱茏与茂盛。$$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隔着办
报纸
青海省民和县甲子山村作为六盘山连片特困区重点贫困村之一,扶贫任务艰巨。本文通过驻村实地调研,分析了甲子山村在精准扶贫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并尝试运用经济学原理作出解释,
林逋“梅妻鹤子”式的隐居生活方式,被后人用无穷无尽的诗词赞颂,用无所不包的绘画赞美,用无尽无休的景观纪念,并在林姓人中作为家风传承不息,形成了独特的以高洁品格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