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水直播稻等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杂草稻(Ortzasativa f.spontanea)快速上升为直播稻田的一种恶性杂草,在一些危害严重的地区已经成为仅次于稗草和千金子的第三大恶性杂草。丙草胺对禾本科杂草具有较高的除草活性,但是,由于杂草稻和栽培稻的亲缘相似性,用丙草胺来防除杂草稻时,常常会对栽培稻产生药害。因此,拓宽现有除草剂丙草胺的应用范围,使其在防除杂草稻时,对栽培稻安全,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模拟水直播稻田的栽培方式,以杂草稻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化学防除技术的研究,以期为水直播田杂草稻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本文研究了丙草胺对杂草稻的毒力和丙草胺对栽培稻的安全性,并通过室内整株生物测定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安全剂解草啶浸种减轻丙草胺对栽培稻药害的应用技术,为利用丙草胺对水直播田中杂草稻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及实践指导。此外,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初步探索研究了解草啶浸种减轻丙草胺对栽培稻药害的作用机制。详细结果如下:1.丙草胺对杂草稻的毒力为了探索丙草胺防治杂草稻的使用技术,通过整株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丙草胺不同施药时间和不同施药用量对杂草稻的出苗和生长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芽前期施药,225~900g a.i./hm2丙草胺对杂草稻的出苗抑制率和鲜重抑制率分别为70.89%~97.47%和76.74%~99.46%;立针期施药,225~900g a.i./hm2的丙草胺对杂草稻的出苗抑制率和鲜重抑制率分别为56.06%~89.39%和47.22%~91.53%;1~2叶期施药,丙草胺对杂草稻的出苗抑制率和鲜重抑制率分别为33.33%~77.27%和33.15%~70.42%。其中,丙草胺在芽前期施药,对杂草稻的抑制作用最强,当丙草胺用药量为450ga.i./hm2,对杂草稻的出苗和生长抑制率均能达到90%以上;但是,丙草胺对栽培稻的安全性差,其在抑制杂草稻生长的同时,对栽培稻的正常生长也存在抑制作用,并且栽培稻比杂草稻对丙草胺更加敏感;丙草胺对新两优6号、南粳45和杂草稻的ED50分别为131.25、216.35和243.75g a.i./hm2。2.解草啶减轻丙草胺对栽培稻药害的使用技术研究为了找到能够防除杂草稻并同时对栽培稻安全的杂草稻防控技术,采用整株生测法研究了解草啶缓解丙草胺对栽培稻药害的使用技术;并通过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解草啶浸种对栽培稻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解草啶在50~1600mg/L的浓度范围内,栽培稻浸种48h对栽培稻的萌发和生长无显著影响;丙草胺施药量为450g a.i./hm2时,南粳45和新两优6号分别用10mg/L和30mg/L的解草啶浸种,对栽培稻的保护作用最佳;此外,解草啶浸种时间为6~48h时,随着解草啶浸种时间的延长,解草啶对栽培稻的保护作用逐渐增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南粳45和新两优6号分别用10mg/L和30mg/L的解草啶浸种48h,可以保护栽培稻免受450~675ga.i./hm2丙草胺的药害;当丙草胺施药量为900g a.i./hm2时,栽培稻产量显著下降。3.解草啶减轻丙草胺对栽培稻药害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为了找到解草啶对栽培稻的保护机制,本文通过生物化学研究方法研究了解草啶对影响酰胺类除草剂代谢的GST活性和种子萌发出苗的αα-淀粉酶活性,以及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叶绿素含量和生长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丙草胺施药量为56.25、 112.5、225g a.i./hm2时,栽培稻新两优6号经过30mg/L的解草啶处理后,GST活性分别由空白对照的121.8%、98.9%、71.4%上升至175.7%、141.6%、128.3%,αα-淀粉酶活性分别由空白对照的94.3%、81.7%、63.8%上升至97.7%、93.4%、89.3%;南粳45经过10mg/L的解草啶浸种处理后,GST活性分别由空白对照的119.8%、126.5%、72.2%上升至144.3%、132.0%、121.5%,αα-淀粉酶活性分别由空白对照的78.9%、72.5%、59.1%上升至86.7%、85.6%、80.7%。此外,解草啶还通过提高丙草胺胁迫下栽培稻的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进而提高了水稻的抗逆性。因此,解草啶减轻丙草胺对栽培药害作用的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