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中学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nking34875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采用问卷测试法,在调查聋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前提下,探索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应激源,验证了《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与《应付方式问卷》在聋中学生群体中使用的结构维度,使用修订的量表与问卷建立的影响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应激模型,增加了应激研究样本。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或观点是:1.重新构建的《生活事件量表》(聋中学生版)与《应付方式问卷》(聋中学生版)维度结构适合于聋中学生群体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聋中学生群体中使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2.聋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且分布有一定倾向性,有年级差异,高中阶段是心理问题的敏感期;聋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性别差异较小,男生与女生仅在恐怖倾向上表现不同;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与自责倾向成为困扰聋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聋中学生缺乏自我疏导的能力,焦虑难以有效发泄,容易产生害怕、不安、将问题归罪于生理缺陷等消极情感。3.聋中学生的生活事件应激量主要集中于中等水平,他们很少受恋爱、厌学等问题的困扰,与人际关系、丧失、家庭经济情况相关的生活事件是困扰聋中学生主要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的变化、意外惊吓与事故发生等让聋中学生感到压力较大;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聋中学生之间的丧失因子差异显著,女生体验较男生深刻,初三与高三年级的学生对丧失的体验较其它年级深刻。4.聋中学生在面临压力源时,倾向于积极的应付方式。他们的应付方式具有整齐划一,无性别差异特点;初中与高中学生仅存在解决问题方式不同,二级听力损失学生应付水平较低。5.聋中学生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在各变量的得分上均比易出现心理问题学生和无心理问题学生高;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聋中学生对生活事件体验不同。6.生活事件对聋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最大,其次是消极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在聋中学生群体中,积极的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显著,消极的应付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具有负影响作用,聋中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量愈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差。7.社会支持的缓冲器理论,在聋中学生群体中得到验证的同时,应付方式的缓冲理论也在模型中得到证实,同时也验证了应激缓冲理论具有的跨文化一致性。它应引起健听人群的高度关注,提示了我们在引导聋中学生正确认识残障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出现的障碍不必过多地采取帮助与迁就,适当的生活磨砺能促进他们的成长。
其他文献
不纯正不作为犯历来是刑法学研究的难点,站在不同立场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诠释也各有不同,因此仍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本文以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基本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不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具有多方面的功效,能体现企业全方位要求,因而在国内外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它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
作为应用型本科通信专业课程的先导,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教”与“学”的问题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通信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教学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改革思路。坚
【正】 非理性主义美学是现代西方艺坛中的主要思潮,近年来在国内也引起一些人的兴趣。在美术界中,盲目崇拜、追随非理性主义艺术思潮的现象也时而产生。这对于健康地发展我
铀矿地质勘探设施为我国核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其退役整治相关工作已迫在眉睫。文章主要探讨退役整治相关方法及理论依据。
“80后”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确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80后”文学已经出现十多年的时间,尽管学术界已从多个角度对“80后”文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通过人工盆栽接种试验,对41份向日葵资源进行了抗列当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对列当表现免疫的有24份,高抗材料4份,抗性材料6份,易感材料6份,高感材料1份。由试验得出:杂交种
一部理论著作的价值在于有恒长的生命力;一门学科体系的奠定来自于现实的呼唤。古往今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的卓识之处就在于将现实的困惑升华到理性的思考,显示出惊人的预见
《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即史称的“清三通”,是研究清朝政治、经济、军事状况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书,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试从其作者
本文旨在以大量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西北地区高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切实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决策者、实施者提供帮助,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