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在致力寻找第三条道路,以摆脱“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困境,在众多的制度选择中,非营利组织由于其固有的非政府性、非市场性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由总体性社会向非总体性社会转型、重构市场与再造社会的现实背景下,慈善组织作为非政府、非企业的“第三部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目标和功能符合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取向,也日益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本文以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国内慈善组织赖以生存的经济资木以及在获取尊重及权威的符号资本两个层面的考察,对慈善组织的生存现状加以描述和分析。本文认为,慈善组织的民间性,使之缺乏政府所拥有的官方强制动员能力;而慈善组织的非营利性,又使之没有企业所具备的市场动员能力。所以它的生存只能依靠整个社会慈善文化背景;结构性地位的获得只能依靠其资本的积累,包括它的经济资木、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木。社会资本理论认为“在场域中,位置是与资本密切相联系的,人们是根据各自占有资本的多寡和相对的分量来决定各自在场域中应占据何种分量。正是资本使得人能控制他自己的命运和别人的命运”。慈善组织社会地位的获得也遵循这一法则。但是,在现实的背景下,国内慈善组织的生存却面临着一种尴尬:一方面,根据民政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思路,中国的慈善组织发展历程带有制度化生产的意味,一开始其即被作为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推动发展起来的,并被纳入围家的管理机制内,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成为社会第三部门中的一员,与国家、市场构成三角形的结构,实现功能上的互补。无论在现实中,国内慈善组织是以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还是准民营何种形式开展,都摆脱不了官办或半官办的色彩,出现了慈善组织管理与运作逻辑的不一致现象;另一方面,囿于“有传统,无事业”,慈善文化发展中的断裂,新时期重建的过程性,首先,慈善组织在获得赖以生存的经济资本上就遭遇了寒流,出现了经济资本的弱势现象。国家在慈善组织管理中的“官强民弱”与在经济上的“官弱民强”形成鲜明对比;公民慈善意识的薄弱与富人在捐赠中的缺失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单薄,对慈善支持力度的不够,使得慈善组织的“源头之水”不旺;其次,慈善组织自身运行中公信力的缺失,在合法性、坚守诚信与使命感、运行慈善项目效率与效果上的不足为其建立有价值的社会关系,获得政府、企业和公众认可等社会资本上设置了“瓶颈”;再者,慈善组织在倡导慈善精神,提高受惠者品性力度不够。在实施救助过程中,“施恩”大于“布道”,“放钱”强于“评估”,慈善组织忽视了对受助者的人文关怀和其主动性的激励,为其得到符号资本上的赞誉和认同、弘扬感恩社会精神设置了障碍。即慈善组织在塑造符号资本层面上呈现出“短腿”的特征。在理论综述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社会系统运行的模式,构筑了慈善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