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州凹陷作为珠江口盆地的油气主产区,是已证实的富烃洼陷。东沙隆起是临近惠州凹陷重要的油气聚集区,在东沙隆起上及隆凹过渡边缘勘探也发现了很多油气藏和含油构造,且证实了惠州凹陷的优势烃源供应,因此东沙隆起是在惠州凹陷成油体系范围内的,并具有很好的油气远景的有利区带。受勘探历史和研究程度的限制,东沙隆起结构、构造及演化等方面研究比较薄弱,且缺乏统一的隆凹联合研究思路。本文在现代石油地质理论及盆山耦合理论研究指导下,以隆凹一体化为切入点,以凹陷研究带动隆起研究为思路,以多种数据、技术、模拟等综合分析为手段,从隆凹格局及构造特征、联合演化特征及油气成藏关系等几个方面出发,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勘探新领域,完善东沙隆起惠州凹陷及东沙隆起耦合关系。1、惠州凹陷及东沙隆起在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耦合存在,在结构、构造上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和差异性。惠州凹陷断陷期隆洼结构构造复杂,而东沙隆起此时由于持续隆升未沉积文昌及恩平地层,只是局部发育一些小型恩平期断陷,结构构造相对简单。凹陷内部发育多个洼陷结构,以断隆联控型为结构样式,并发育多级隆起构造。断裂体系也具有不同的级别和控制作用,分别为一级控凹型、二级控洼型和三级调节型。断层走向大致分为NE或NEE向、NW或NWW向和近东西向三类,这与东沙隆起断层走向是一致的,体现了应力场的统一控制作用。惠州凹陷和东沙隆起受先存构造控制明显,东沙隆起上表现为“三阶两脊一过渡”的构造形态和地层逐层超覆结构特征,惠州凹陷则表现为基底潜山控制沉积充填和复合半地堑结构特征。在拉张应力场作用下,惠州凹陷构造样式表现为张性断块为主,伴随扭动因子的存在,其断块类型也存在张扭性断块,因此可以识别出背斜潜山披覆构造、同向掀斜断块、反向掀斜断块、半地垒披覆构造、地垒构造、断层相关褶皱构造、牵引滑动构造等几种典型构造组合特征。2、从珠江口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来讲,受到来自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的挤压碰撞,以及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挤压的影响,控制并决定了其形成条件及复杂的演化进程。在多期复杂的构造应力背景下,隆凹耦合更具有多期性和相互匹配性。惠州凹陷是典型的断陷盆地,具有完整的断陷演化序列,与不同演化阶段的东沙隆起构造特征相匹配,结合构造发育史及古构造演化图,将惠州凹陷及东沙隆起联合演化分为四个时期:①晚白垩世至古新世,强烈断块活动,隆凹格局初步形成;②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强烈构造运动,隆起快速剥蚀与凹陷抬升相耦合;③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拗陷作用为主,隆起持续沉降与凹陷沉降相匹配;④中中新世至上新世,断块活化作用,隆起先升后降与凹陷先隆后沉相匹配。惠州凹陷在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构造演化复杂,而东沙隆起表现为快速的隆升。通过剥蚀厚度恢复及盆地原型分析,断陷期惠州凹陷两幕演化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但恩平幕断陷作用减弱,洼陷逐渐连通;断陷作用范围扩大,在北部断阶带和南部东沙隆起均分布有恩平期断陷。3、讨论构造演化与成藏关系,选取了HZ27-3及LH11-1两个典型的油气藏进行解剖。对Hz27-3含油构造解剖分析,具有烃源充足、断层或地层复杂运移路径、多种圈闭样式叠合及近源成藏的特点,LH11-1油藏的分析,具有大型生物礁滩圈闭,珠海组高孔高渗的砂岩输导体,同时验证了惠州凹陷及东沙隆起沿构造脊长距离油气运移的存在。总结起来构造演化对不同时期储层建造和改造有重要作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是构造脊形成的重要时期,为LH11-1油气成藏做了突出贡献,形成了以“边界断裂—珠海组砂岩输导体—不整合面—构造脊—礁滩油气藏”的优势运移通道。揭示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在东沙隆起上建造不同类型的圈闭,纵向上表现为“基岩潜山—披覆背斜—生物礁滩—地层或岩性”的圈闭配置关系,横向上的地层超覆关系和岩性展布特征,也是控制超覆圈闭、砂岩透镜体和上倾尖灭圈闭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