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之美——季羡林散文创作的审美特色初探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审美的角度切入季羡林的散文创作,通过对季羡林散文的审美追求、审美特征、审美价值的探析,旨在发掘并阐释季羡林散文的“平淡之美”。在诗文鉴赏方面,平淡是一种审美范畴,其特征包括平易、亲切,不雕琢,不张扬。就为人的方面说,“平淡”是一种胸怀、一种情操,表现为和气谦让、淡泊名利,明达事理而顺其自然。它是一种为人的低调、欣喜的状态,也是一种弃绝扰攘、心气平和的价值追求。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淡”美思想的影响,又由于为人的质朴,使他为人与为文都倾向于“淡”,并且在长期的创作中坚持“淳朴恬澹,本色天然”的创作理念,使他的散文显示出平易、亲切、自然、本色纯真的“平淡”美的审美特质。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淡”而“实”的哲思,二是“淡”而“美”的品格,三是“淡”而“雅”的意境。他的散文的这种“平淡美”的特征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朴素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存在着潜隐的精神契合,同时也符合当代文学理论家对“平淡”之美所作的内涵解释,但是又独具特色。他的散文真实地揭示了历史与自我生命的真实,其散文的平淡美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淡”美思想的继承,引发我们对“淡”美的思考。季羡林用朴实的文字叙写真实历史,表达自我的生命及人格的神韵,潜移默化读者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性灵人格,他的散文是达到了宗白华所说的“真善美”价值的统一。
其他文献
阿多诺(Theodor W.Adorno,1903-1969)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思想家,在哲学、美学、社会学、音乐学、文学批评等方面均有不俗造诣。本论文以阿多诺四卷本《文学笔记》为主要
从四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文学作品中的小资产阶级人物形象经历了漫长的被改造过程。在这段时间中,经历了延安整风运动、建国初关于“能不能写小资产阶级”的大讨论、百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