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即在学院体制下各个大学历史系的纷纷建立。金陵大学历史系的创立与发展,在民国史学高等教育中颇具特色,值得关注,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本文将以金陵大学历史系的教学与研究活动为考察核心,剖析金陵大学在近代中国史学教育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亦尝试从金大学人的思想理路、著作、师友关系及人际网络互动入手,将其放置在学术史的脉络中加以关照,探讨对金陵大学历史系发展造成影响的多方面因素,联结承接传统与注入新学的时间轴线,借此掌握中国近代学术转折性发展的关键。文章首先从长时段来厘清金陵大学历史系的建立及发展脉络,细致描绘金陵大学历史系1924年建立到1947年复校之前的发展过程,分别观察金大历史系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色;再从总的发展趋势上来把握金大历史系课程的变化,描述其课程体系的架构过程;并用群像式写法,以金大历史系师生群体为描述对象,对相关史学研究团体组织、刊物进行综合性考察,展示民国时期金大历史系师生的总体面相;最后从学人角度对历史系灵魂人物贝德士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解读历史系师生与民国史学界的互动参与,来重估金陵大学在近代中国史学教育发展中的地位。由研究得出,金陵大学历史系对中国近代史学界的影响超出了学界既有认知,其相关学术活动在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回响。贝德士在历史系的规划与实践奠定了历史系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其影响下成长的中国后生史家促进了金大历史系的长足发展,后者亦成为了推动民国高等教育历史学科“本土化”的主动力量。金陵大学历史系的研究,对中国近代历史学科构建问题的重新探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