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分子开关的生物传感器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和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就是进一步实现对微观的控制和研究,这就意味着要利用化学手段自下而上(bottom-up)来构建分子水平上器件和机器,即从原子或分子开始建造微观结构。“自下而上”是指以原子,分子为基本单元,根据人们的意愿进行设计和组装,从而构筑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器件。同时,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这两项高科技的互相渗透,分子开关实际上已为研制分子器件提供了可能。所谓分子开关泛指结构上组织化了的具有“开/关”功能的化学体系。它也是指具有双稳态的量子化体系,当外界光、电、热、磁、酸碱度等条件变化时,分子的形状、化学键的生成或断裂、振动以及旋转等性质会随之变化,通过这些几何和化学的变化,能实现信息传输的功能。分子水平上的开关需要一个外部刺激来引起电子和原子核的重排,3种用来开启化学体系功能的最重要的刺激是光能(光子),电能(电子或空穴)和化学能(以质子、金属离子或特殊分子形式)。最常见的光化学激发开关过程与光异构化和光诱导氧化还原反应是相关的。如果输入的是电化学激发,当然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诱导反应,与化学激发相比,光化学和电化学激发的分子开关更容易发生且响应迅速。利用电化学能代替化学氧化还原作用,具有开、关简便快捷的优势。况且,电化学技术也是监测机器运行的有用方式,电极则是分子系统与宏观世界相连的最佳方式。电场控制的表面分子开关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可控吸附和分离.再结合分子设计、有机合成和高分子化学,还可以给这种表面引入亲疏水功能团或抗原抗体识别对等,方便的实现亲疏水开关或者免疫开关表面。本论文主要创新之处是基于自组装膜技术、电化学控制技术以及温敏聚合物材料构建具有表面分子开关功能的仿生界面,从而利用这些智能化表面对生物分子及其动态相互作用过程进行实时在线控制和检测。智能化表面(smart surface)通常是指具有可操控开关功能的生物应用表面。智能化表面性质的可逆操控,是在外界激励下发生的。它可以由聚合物、有序自组装膜、纳米材料(特别是金属氧化物)等组成,激励它发生性质可逆转化的因素包括温度、光照、电场、pH值、溶剂等等。在这些外界激励下,表面分子可以发生可逆的构象转化、构型转化、氧化态的转化等等,从而在宏观上,使整个表面呈现出亲疏水性、光学性质、带电性等性质的可逆转化,即可呈现出“开/关”的性质。本论文通过构建的低密度自组装膜,在表面上形成电化学可操控的具有生物识别能力的亲疏水开关,从而实现了对抗生物素一链霉亲和素功能蛋白间微观作用过程的快速、灵敏、可控检测和表征。进一步地,利用温敏高分子材料poly(N-isopropylacrylamide)PNIPAAm与抗BSA抗体合成生物复合物,构建了具有温度敏感开关功能的可再生免疫传感器。该方法可保持生物识别体系的活性和环境,再生的抗原/抗体表面均可重复识别相应目标物,检测灵敏度高、速度快,所构建的温敏开关免疫传感器可重复使用30次以上,解决了目前免疫传感器抗体表面仅能单次使用的弊端,同时为研究蛋白质-蛋白质动态相互作用过程提供了新手段。本论文共五章内容,主要摘要如下:第一章综述了表面分子开关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进展。分子自组装和高分子聚合物是构建分子开关的两条重要途径。自组装单分子层是构膜分子与基底材料间发生物化作用而自发形成的一种热力学稳定、排列规则的单层分子膜。这种构膜方式,可以容易的为表面引入各种各样的功能团,这就为制备具有多种不同功能的智能化表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温敏材料是指对温度可感知且可响应并具有功能发现能力的一类材料。具有“温度开关”特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是近年来引起研究兴趣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利用它对温度响应的敏感性,使其在药物缓释、免疫分析、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都有着广泛的潜力。第二章介绍了基于人工自组装膜技术构建表面亲疏水开关发展生物传感器的新方法。本章利用环糊精作为巯酸分子间距有效的调控手段,以乙醇作为高效的洗脱溶剂,通过自组装方法在金电极表面构建了间距均一、性能稳定的巯基化合物低密度薄膜,由此构建了具有亲疏水可逆开关的智能化表面生物传感器。以高密度自组装膜表面的覆盖度为100%计算可知,α,β,γ三种环糊精分子构建的低密度自组装膜表面的覆盖度分别为61.2%,45.3%和29.2%。通过改变外加电压状况,使巯基化合物构型发生改变,从而实现表面的亲水/疏水性能的转换。通过质谱,核磁,交流阻抗,QCM,荧光等多种检测手段对膜表面可逆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控。第三章主要围绕此类亲疏水开关生物传感器进行抗生物素及链霉亲和素可控组装的应用研究。本章采用荧光标记抗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功能蛋白分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外加电流正负情况使得低密度自组装膜表面具有亲疏水可逆转换性能。在pH值为7.4的缓冲溶液中,两种蛋白质由于等电点的差异而带上了两种不同的电荷,由于表面电荷作用及亲疏水性质的转换,两种蛋白质可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可控组装行为。主要利用EQCM实验和荧光光谱实验对两种蛋白质的可控组装进行了实时监测,对于Avidin蛋白在β-CD构建的低密度自组装膜上的组装过程,将其在负电压下组装30分钟后它的荧光强度是正电压条件下的4.9倍。对于Streptavidin蛋白来说,当外加正电压30分钟后,在β-CD构建的低密度自组装膜表面上蛋白组装量分别是负电压条件下同种组装膜的1.5倍。利用微电极中获得的良好分离分析效果,我们还初步尝试将之应用于微流控芯片体系,发展了一种利用“分子开关”原理构建的蛋白质芯片。第四章是基于温敏聚合物的表面分子开关构建及抗原抗体可逆识别界面的研究。本章主要研究温敏高分子材料PNIPAAm与抗BSA抗体合成的生物复合物(bioconjugate)组装到金表面与对应抗原BSA识别时的可逆过程。由于这种温敏高分子材料的存在,这个结合过程与抗体-抗原直接结合的情况有很大变化,选择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进行构建,该材料对抗原结合过程中造成的空间位阻有所不同,结合量可通过测定QCM,交流阻抗法,天然PAGE胶以及荧光标记抗原的光亮度加以定量。当抗原抗体结合完毕后,改变溶液的温度,由于温敏材料分子量的差异,高分子量时随着温度升高,抗体结合位点附近的高分子材料会团聚在已经结合的抗原周围,而且会产生较大的空间力以及疏水力,从而将已经结合的抗原从抗体结合部位顶开,使得所构建的温敏开关免疫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再生功能。高温降至低温过程中,免疫识别体系抗原抗体结合常数差别可以达到两个数量级。高分子量聚合物构建的免疫开关传感器对于抗原抗体结合后表面的再生率最高可以达到89%以上,跟通常文献中大量报道的有机溶液再生表面法(再生率80%-92%)相差很小,而且这个方法基本没有破坏生物识别体系的活性和环境,抗原抗体均可重复利用,这种温敏开关免疫传感器可重复使用30次以上,抗疲劳性较好。综上所述,这种基于温敏聚合物的表面开关可以在免疫生物传感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第五章工作围绕基于手性氨基酸抗体构建电容型手性免疫传感器进行相关研究。利用自制手性抗体构建高选择性的新型电容型免疫传感器,设计了逆向竞争法进行检测,得到了很好的响应,这一部分工作仍在进行中。构建的电容性手性免疫传感器从所有的图表中可以看出这种传感器对于小分子的手性氨基酸具有很强的识别和分析能力,检测限可以达到5pg/mL,对氨基酸混合物中痕量D型苯丙氨酸可以达到0.001%的检测灵敏度。竞争法测定灵敏快速,既可以测定D型、L型苯丙氨酸对电极表面半抗原与抗体免疫识别的抑制情况,还可以测定消旋体中单一构型(D型)氨基酸含量,此方法对于混合氨基酸体系中痕量的单一构型抗原检测限比标准的手性色谱分析方法还要低一个数量级,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特点,为无标记法检测手性氨基酸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成本低廉等一系列优点,对于手性物质的快速在线分析对于临床检测及手性药物分析等具有较大的意义。第六章是对本论文工作的总结及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总之,本论文围绕表面分子开关进行了多种生物传感新方法的成功尝试。利用自组装膜技术,温敏聚合物材料等结合外界不同触发条件构建了亲疏水表面开关、温度敏感表面开关生物传感器,形成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仿生界面,将其应用于蛋白质分子、抗原-抗体体系等进行人工可操控的生物过程的考察与研究均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豆汤调控毒牛奶(TX)小鼠肝细胞内铜转运通路的分子靶点并观察其相应的调控机制。方法:20只家兔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和肝豆汤组(4.5 g·kg-1·d-
产业工人作为整个工人阶级的基本构成,在我国整个阶层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党的重要执政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职工的职业发展和技术
明确农民工随迁子女“读书是否有用”能够丰富有关教育公平等理论探讨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1991年以来农民工子女教育回报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判
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加速车辆周转,质量良好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是铁路安全关注的重点﹑
为了防止上覆煤层遗煤自然发火影响工作面的生产安全,分析了调节风窗调压、风机调压、风窗一风机联合调压三种调压设施均压防灭火原理。并基于均压通风原理对西铭矿49409工作
通过测量镦头自腐蚀电位等参数,判断吊杆钢丝的腐蚀概率;以吊杆钢丝和CCMP-I检测探头分别作为研究电极,运用恒电量技术检测获得Rp值和Tafel常数,从而计算出腐蚀速率icorr.检
要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得从磨砺他们的感官开始。而通过感官观察生活,需要“心”的参与。“视觉”观察要忠于心中的顺序,忠于心中的眼睛。“听觉”观察训练需要“用心去听,想
被誉为"白人女巫"的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她的作品被称为"一片异教神纵欲狂欢的沃土",其中盛行的酒神文化风格在她的作品中重获了古希腊式的狂欢。在《明智的孩子》中,安
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体育伴随着西方文化一起涌进中国。开埠后的上海逐渐成为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窗口,西方近代体育项目作为一种娱乐活动由侨民带到上海并在租界内最先开展,
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空间中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运用一直推动着高层建筑不断发展。场所,具有场所精神的建成空间,是人们认识城市空间品质的工具;场所精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