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关系民生幸福,凝聚群心民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发展,历数其90多年的文化观演进历程,可知其对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而逐步丰富成熟的,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时期,先后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探索阶段的文化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先进文化展开了初步探索与建构。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成为先进文化的内核,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早期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展开了两次探索,逐步为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终于在抗战后期,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得以确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正式形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先进文化的探索与建构最为曲折。过渡时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一元指导地位。随后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方针相继出台,使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探索阶段的文化观。但随着“左”倾文化思想的极度膨胀,终使文化走向反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稳步开展,文化发展步入正轨,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形成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特色的文化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形成了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特色的文化观;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形成了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特色的文化观;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形成了以建设文化强国为特色的文化观。中国共产党文化观演进的历程,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显现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特点。从中可以得到的经验启示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文化观继承与创新的思想前提;落实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是文化观继承与创新的关键环节;正确把握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文化观继承与创新的主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