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膨胀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或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诸如土地荒漠化蔓延,酸雨频繁发生,臭氧层空洞等。近十年来,全球变化研究在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ISSU)和国际自然科学联合会(ICSU)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已经成为国际上最热点的研究领域之一。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也同样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变化是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地不断推进,陕西省作为西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大省,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采用土地描述模型,分析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和陕西省建设用地变化的时序特征和空间差异,揭示出陕西省建设用地变化的规律及趋势,并分区对引起陕西省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地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分析结果与陕西省建设用地利用现状,提出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合理配置以及土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可行性建议。与此同时,根据陕西省内不同区域自身特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设用地利用可行性建议。为陕西省实现经济建设快速增长的同时促进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在陈述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以及陕西省的自然、社会经济、人口概况的基础上,分别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以及建设用地变化的区域差异等不同角度分析了2001年-2010年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的时序和空间变化特点。论文提出了影响陕西省建设用地变化的自然驱动力、社会经济驱动力、土地利用政策等多种驱动力。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从众多驱动指标中提取出影响陕西省建设用地变化的三大主因子即城市经济建设水平、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三大主因子与陕西省建设用地面积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陕西省建设用地回归理性增长的政策建议。并且分别根据陕西省三大区域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个区域合理引导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