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尹世超发表了关于标题的系列研究,推动了学界对此领域的关注。从已有的文献看,部分学者对于评论标题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即将语言与传播相割裂。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多聚焦于评论标题的内部语言特征,忽略了它所在的社会环境;从传播学角度看,多关注评论标题的制作技巧以及社会、政治等宏观要素,有关语言问题的研究则失之过简。鉴于此,本文试图将语言学与传播学相结合,按照话语实践→传播释因的思路系统研究评论标题。由于新闻评论是一种说理性文章,重在以事明理、解题释义,目的是劝服受众,所以本文以人际功能和传播学5W模式为理论支撑,并提出以下问题:第一,从静态角度看,评论标题中人际功能资源呈现怎样的特点?第二,从动态角度来看,评论标题中的人际功能资源有怎样的变迁?第三,评论标题中人际功能资源的变迁本质是受到传播环境的影响,那么如何用传播学理论解释评论标题语言的词汇语法特点及变化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取从1991年——2017年共27届中国新闻奖评论标题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在语气系统中,陈述语气占比最高,其次为祈使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占比最少。在情态系统中,意愿性情态多会转化为义务性情态,评价性褒贬情态成分中名词的评价性更稳定,代词的情态性更隐蔽;在情态量词内部,高量值情态词占比最高。第二,祈使语气占比逐年下降,表明命令式、强硬语气在减少;情态词占比虽有波动,但一直未曾消失,说明在评论标题中作者需要借助高量值情态词来增强语力,显示权威性。第三,可以通过人际功能资源的变化窥探出传播要素的变化:传播者的一元角色由显转隐,多元角色由弱变强,最终两者趋于平衡。传播内容总体丰富多彩,内部成不对称式分布,其中政治领域占比最高,并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经济领域位居第二,并由经济政策引导向探究式报道转变;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新闻报道逐渐增多。在语言风格上,由严肃庄重向活泼通俗转变。这些要素的变化形成了一定的传播效果,即可以促进传受双方的交流,帮助传者实现思想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