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侧重探讨康拉德的一部重要的政治小说——《在西方的注视下》中的多种双重性。康拉德曾在写给一位波兰朋友的信中称自己为“双重人”。回顾康拉德的一生,我们不难理解,他的“双重人”这一自我称号至少有以下三种含义:身份的双重性,职业的双重性和政治立场的双重性。本文使用历史-传记和心理分析的文学批评方法,主要从拉祖莫夫政治上的双重性、拉祖莫夫与康拉德之间的相似性以及该小说叙述手法的双重性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在西方的注视下》中的多种双重性,并由此剖析作者本人的双重性格。 除引言和结束语之外,本文共分为四章。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切入角度、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一章追溯了康拉德的双重出身背景和他政治上两面性的根源。激进的父亲和保守的舅父极大地影响了康拉德后来的政治立场,这是造成他双重性格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导致他在政治上具有两面性的主要根源。第二章详细分析了拉祖莫夫的矛盾心理:他对俄国独裁政府的效忠和他对俄国革命者的背叛。俄国革命者的目的是要推翻俄国政府的独裁统治,而俄国政府则要维护它的独裁统治。因而,两者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拉祖莫夫成为双重人和一名受害者是因为他集中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冲突。第三章从孤独的人、寻找身份的人、被指责为背叛的人和渴望人性善的人这四个不同角度探讨了拉祖莫夫和康拉德之间的相似性,从而表明了拉祖莫夫在生活和思想上都酷似康拉德本人。第四章研究的是该小说的双重叙述手法。该小说中有两个故事、两个叙述者。康拉德在创作过程中对该小说主题的复杂情感和分裂感觉导致了这一双重叙述手法。小说标题中“西方的”一词也具有双重含义。表面上,它指的是作为故事叙述者和见证人的西方语言教师。事实上,它还展现了俄国和瑞士之间的鲜明对比。前者是东方专制的代表而后者是西方民主的代表。这一对比体现了康拉德看世界的东西方两种视角。论文的结束语部分简要地总结了前几章的主要观点并回答了引言中提出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部杰出的政治小说是康拉德生活和双重性格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