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内蒙古达拉特旗黄土丘陵区为研究区域,以本研究区内及周边共11个站点的气象资料、研究区的土壤资料、OLI影像资料、DEM图、公益林林种资源分布图等相关资料为基础,运用GIS、GPS、RS技术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提取土地利用、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壤质地等信息得出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并对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针对林地、非林地的土壤强度分布情况得出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议。本文结论如下:(1)研究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381.39t/(km2·a),研究区土壤侵蚀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侵蚀面积达1818.8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0.44%。(2)从土壤侵蚀强度的分布规律来看,研究区中海拔为1095-1250m、1250-1400m的高程带以及<15°的坡度带是土壤侵蚀主要分布的区域,>35°的坡度带上只发生剧烈侵蚀,应对这些区域及时治理。研究区植被覆盖度>75%的区域,其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说明植被覆盖度较高对土壤侵蚀强度有显著地减弱作用。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所占的面积比例较大。研究区内草地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林地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耕地侵蚀强度差异较大,坡耕地作为侵蚀发生的主要原因,未利用地多发生强烈侵蚀。所以除保护现有植被注重成活率外,还需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使生态植被重新生长,以便减少土壤侵蚀。地表基岩裸露区域结合实际情况可适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地面植被覆盖程度,更好的维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3)土壤较为干旱,生境困难的情况下,灌木林适应性强,可作为首选林种,主要树种以柠条、沙棘、沙柳为主。固定、半固定风沙土应以乔灌混交为原则可防止水土流失,灌木林以沙生植被为主,乔木林种则以杨树林、柳树林为主。栗钙土、淡栗钙土、粗骨性栗钙土则以灌木林为主,能较好的改善土壤侵蚀强度。为防止新积土遭受冲刷,应建立相应的防护林,以柠条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