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14409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不同的果实品种和发酵时间对猕猴桃发酵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金艳”、“红阳”和“米良一号”三种猕猴桃发酵酒在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三种猕猴桃酒的主要香气成分包括17个酯类、5个醇类和2个酸类物质,对24个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包括绝大部分酯类物质,体现猕猴桃酒的花香和果香气息。红阳和米良一号的花香和果香形成于发酵12d内,金艳的花香和果香形成于发酵5d内,随后逐渐减弱;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金艳的酯类物质总含量高于红阳和米良一号。在第二主成分中主要组分苯乙醇赋予猕猴桃酒玫瑰花香,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米良一号的苯乙醇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具有更为突出的玫瑰花香;红阳、金艳和米良一号的苯乙醇含量分别在发酵5d、19d和12d时达到最高。第三主成分反映的是异丁醇和异戊醇,前发酵结束时高级醇含量达到最高,后发酵阶段高级醇含量不断降低;米良一号和红阳的高级醇含量明显高于金艳。第四主成分中乙醇是主要贡献组分,其构成猕猴桃酒的酒香,三种猕猴桃酒在发酵5d时乙醇含量达到较高水平,12d时含量略有降低,19d时含量回升至之前的水平。结论:猕猴桃酒的主体香气成分形成于前发酵阶段,各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含量在后发酵阶段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金艳猕猴桃酒的酯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具有更明显的花香和果香,米良一号猕猴桃酒的苯乙醇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具有更为突出的玫瑰花香。
其他文献
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3H6O·C2H4O)x(P123)作为模板剂,通过溶胶-凝胶与程序升温溶剂热一步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具有锐钛矿晶型结构的有序复合孔材料-H6P2W18O62/TiO2(P123
在水热条件下,以4,5-咪唑二羧酸作为有机配体,1,10-邻菲咯啉作为端基配体,硝酸钴作为金属源,合成了一维超分子化合物[Co5(C5N2O4H)4(C5N2O4H3)2(C12N2H8)4(H2O)2]·(H2O)6(1)
虽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多模态话语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其研究框架仍然有待完善。本研究在已有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新模式。新模式具有
在核壳结构Fe3O4/Au微粒上共价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制得磁性复合粒子Fe3O4/Au/GOx,该复合粒子保留了良好的超顺磁性.通过磁力将其固定在改进的玻碳电极上,以二茂铁为电子
针对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问题,本文运用内生性网络模型和仿真模拟技术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实施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演变。研究发现,短期中
本文在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化的背景下系统地考察了银行业竞争与风险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构建连续的利率市场化指数,并运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发现,行业竞争与银行风险承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信息化进程中最受关注的热点,海量异构数据管理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在工业互联网中,通过对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管理,不仅可以获得生产过程中的历史数据,还可以
药用小苏打片中NaHCO3的微型滴定分析杨左海(咸宁医学院化学教研室湖北437100关键词小苏打片碳酸氢钠微型滴定法常规滴定法中图分类号O655.22小苏打片为NaHCO3加淀粉等压制而成,用于碱化尿液及酸血症,也可
保险是一种全新的产业,随着我国群众的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保险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保险服务创新是市场竞争的需求,也是增强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保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
本研究基于对我国354个城市2001-2010年的PM2.5数据以及相关政策和文献分析,发现城市雾霾污染存在着区域差异较大,污染级别较高且逐年加重的趋势,究其原因有执政理念偏差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