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四川省汉源县、石棉县和甘洛县内大渡河流域的陆生动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9年10月、2011年10月、2012年5月和2012年10月、2013年5月和2013年10月调查统计了研究区的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野生及保护植物、植物区系组成、经济作物构成、景观生态体系等陆生植被调查项目的变化;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分布、数量和生活习性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陆生野生动物调查项目的变化。目的是调查库区蓄水后消落带的形成条件及结果、野生动植物等陆生生态因素的生存环境及生物量的变化情况、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内容,就库区蓄水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为制定研究区域内下一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根据野外实地勘察、对研究区域内不同动植物种的大量采样、鉴定并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和标本等已有书面或实体资料,确定研究区域内典型植物群系有8种,分别为麻栎林Form. Quercus acutissima油桐林Form. 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 Shaw、云南松林Form. Pinus yunnanensis、马尾松林Form. Pinus massoniana、慈竹林Form. Sinocalamas affinis、黄荆灌丛Form. Vitex negundo、针茅灌草丛Form.Stipa capillata L.和蜈蚣蕨草Form. Pteris vittata L.丛。采用收割法获取区域内相同灌草植物群系不同样方的地上生物量数据,选用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模型计算乔木层生物量,以多次采样地上生物量平均值为数据源,应用植被生态学原理并结合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水电站蓄水对研究区段植被的影响,预测该区域内植被未来的消减、恢复发展趋势。借助软件ENVI、MAPINFO和AutoCAD等,对获得的研究区域的卫星图片进行处理,在人工目视解译法和最大似然法的结合使用下,将不同植被景观片区面积归类整理,形成研究区域植被覆盖示意图,并能够得出研究区域中不同斑块的平均生物量,根据已有数据分析和预测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蓄水后对研究区域生物量变化趋势,从而为科学评估水电站建设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运营后的生态补偿方式方法提供支撑。采用铗日法、围栏陷阱法和样带采样法等操作规程对研究区域两栖爬行类、兽类和鸟类进行鉴定统计,归纳总结出该区陆生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区系及其分布规律,分析了水电站建设蓄水对该区域陆生动物的影响,预测了该区域内陆生动物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动植物多样性和动植物区系组成受水电站蓄水影响不大,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蓄水后研究区域植被生物量急剧减少,使陆生动物生境受到破坏;在蓄水后的研究中,库区消落带因干热河谷降雨年内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不能及时成型和保持,库内水位的大升大降使研究区域内植被生物量在蓄水后呈规律性波动。但总体发展趋势较为平稳,未出现因库区蓄水而造成的自然外力性植被受损现象。景观生态体系的阻抗稳定性和恢复稳定性均保持在较低水平,景观格局的分布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