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程式化语言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传统观点认为语言可以通过学习语法规则而习得。因此,语法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被夸大而程式化语言在语言习得中处于边缘地位。然而,在最近的二十年里,程式化语言吸引了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兴趣。Alison Wray(2002)首次将语言的程式化定义为“程式化序列”,指“超过一词,在人类大脑中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存储和提取的语言序列”。程式化序列往往被看作是在语言输出中可以直接舶来的一个整体的语言单位。最近的研究者们(Nattinger&DeCarrico,1992;Lewis,1993,1997)认为程式化序列可以提高语言流利性和准确性,减少大脑加工语言消耗并且增强语言产出的地道性。他们倾向于将这种以范例为中心的语言作为语言输入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以语法为核心的语言输入。本研究以“程式化序列”为出发点,调查中国高中生英语书面写作中“程式化序列”的真实使用状况。本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来完成两个主要研究目标。第一个目标试图证明在英语写作测试中,“程式化序列”的使用频率是否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相关。第二个研究目标旨在比较中国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程式化序列”使用分布、结构特点和语用功能的异同。首先,本研究以369篇来自甘肃兰州两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八个班级的高三学生英语作文文本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要求参与者在模拟高考考试的环境中,在30分钟内完成两篇研究设计的模拟高考英语作文。根据制定的评分标准,本研究将收集的369篇作文文本按成绩高低分为四个等级(从第五级到第二级)。其次,使用语料库分析软件AntConc 3.2.2从第五等级(优秀水平)的作文文本中提取3至6词长的词语序列并经过人工筛选,最终得到有效的程式化序列及其出现频率。然后,将从第五等级(优秀水平)作文文本中提取的有效程式化序列作为参照标准,分别放入第四等级(良好水平)、第三等级(适当水平)以及第二等级(较差水平)中,分别得到第五等级(优秀水平)作文中的程式化序列在这三个等级作文中的出现频率。接着,本研究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将第四至第二等级的学生作文成绩作为因变量,程式化序列出现的频率作为自变量进行了三次相关分析。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程式化序列的使用频率与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显著相关。为了完成第二个研究目标,本研究采用自建语料库和部分英语本族语作文语料库(LOCNESS)作为比较的数据来源。本研究使用AntConc 3.2.2并经过人工筛选,从两个语料库中得到有效的程式化序列及其出现频率。参照Altenberg(1998)对程式化序列做出的三大结构分类,本研究将程式化序列分为完整分句(包括独立分句和从属分句),分句成分(包括单一分句成分和多种分句成分)以及不完全词组。一系列的卡方检验用于检验在两个语料库中,程式化序列的出现频率在分布和每种结构分类下是否呈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卡方检验的结果,两个语料库中程式化序列的总体分布呈显著性差异。中国高中生比本族语者在书面语中使用更多3至6词长的程式化序列。两个语料库中3词长的程式化序列所占比例最大。随着词长的增加,程式化序列出现频率呈现下降趋势;(2)对于程式化序列的结构特点,两个语料库中分句成分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完整分句,不完全词组所占比例最小。根据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个语料库中独立分句、从属分句和不完全词组呈显著性差异;单一分句成分有差异而多种分句成分无差异。尽管中国学生在写作中使用更多的完整分句和分句成分,他们在写作中使用的不完全词组少于本族语者。中国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过度使用和避免使用的倾向。更具体的说,过度使用完整分句和分句成分,而避免使用不完全词组;(3)对于程式化序列的语用功能,中国学生可以使用和本族语者几乎相同的语用功能。然而,在实现这些语用功能时,他们的表达方式相对固定。这意味着他们记忆了大量相对固定的程式化序列,在写作时他们会提取所需的程式化序列应用其中;(4)在Altenberg(1998)对单一分句成分所做的六类功能分类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发现单一分句成分还有表示原因、结果和条件三种功能。基于本研究的发现,本文在英语教学和学习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对语言教学者和学习者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