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现代性”成为全球学术圈内的热门话题,虽然研究讨论的人多,但是对其概念的阐述至今仍未明晰。由于其概念的矛盾性使得现代性的研究成为一个性质复杂的跨学科课题,20世纪90年代始,“现代性”成为中国文学的关键词,不少学者应用其理论阐释文学作品。李涵秋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也被誉为“民国第一大小说家”。在他跨越晚清至民初50年的生命历程里,留给我们后人众多文学财富。李涵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多产作家,他的创作以小说为主,同时兼有诗集、杂著和笔记,共计86部。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小说大家,后人却对其知之甚少。本文由导论、结论及三部分主体构成,旨在以李欧梵、王德威关于“中国现代性的发生学”理论为指导,以清末民初文学/文化刊物文学考证为背景,从创作思想与文化、主题、和文体风格等方面入手考察李涵秋小说所蕴含的现代性因素,从而指出,在新文学运动兴起之前,以李涵秋为代表的清末民初文人的早期探索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文化的萌芽。导论部分是全文的分析思路,在多元现代性的语境下,从李欧梵、王德威的“中国现代性的发生学”的视角切入,以李涵秋的小说为例,以福柯式的知识考古学,将现代性的源头追至晚清;第一部分考察李涵秋的创作思想与文化的现代性,分别从“西化”的文化现代性思想、现代性的启蒙思想及都市现代性批评文化三方面入手分析;第二部分从李涵秋的三大类典型小说:社会、家庭、言情小说分析其各自蕴含的现代性主题;第三部分论述李涵秋小说叙事文体的现代性,在对叙事现代性和文体现代性的论述过程中,说明其小说叙事文体极具现代性因素;结论深化李涵秋小说中所蕴含的现代性,并说明现代性萌芽在中国的发生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