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41-1143年,法国克吕尼修道院院长“尊者彼得”来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伊比利亚,并在托莱多召集一批熟识拉丁语与阿拉伯语的学者,肩负起将阿拉伯经典文献翻译成拉丁语,进而抨击伊斯兰教信仰、为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提供道义支持的重负。在“托莱多学派”出产的诸多作品中,凯顿的罗伯特翻译的《古兰经》,不仅首次将这部伊斯兰教经典完完整整地呈现在西方读者面前,更是在之后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成为西方认识“萨拉森人”及其神秘宗教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关于《古兰经》罗伯特译本的诸多问题,至今仍是西方史学界争论的热点,本文从“解读”与“误读”两个部分入手,深入分析这一影响深远的译本,并将其置于十字军东征的时代背景中,探索其背后反映的伊斯兰教世界和基督教世界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伪先知穆罕默德的宗教》(Lex Mahumet pseudoprophete)由罗伯特执笔翻译,于1141至1143年间成书,是欧洲中世纪乃至早期现代影响最为深远的《古兰经》西方语言译本。客观地讲,这一出现最早的完整译本翻译质量超越了多数后来者,体现出欧洲基督教文化精英对东方文化认识的进步;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译本中对于伊斯兰教信仰及先知穆罕默德的肆意诋毁延续了中世纪宗教论战(polemics)的一贯风格,主观恶意丝毫未减。本文通过评析拉丁文《古兰经》以及彼得撰写的托莱多作品集总序《萨拉森异端概要》(Summa totius haeresis Saracenorum)对于伊斯兰教教义与阿拉伯文化的多重误解,尽可能地将12世纪基督教世界对伊斯兰世界的文化认同真实重建。文章的最后承认十字军东征运动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世界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强劲动力,并深化了西欧文化精英与平民对阿拉伯文化的理解,颇具进步性的《古兰经》拉丁文译本便是很好的例证。然而出于种种未知的原因,这种跨文化交流让误解逐渐消除,却无法令两种文化相互间的敌意淡化。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对立,直到今日都是困扰着国际政治的敏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