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轨距检测系统设计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lal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轨距超限会影响车辆运行的平稳性以及旅客乘车的舒适度,严重时产生钢轨侧面磨耗和轮缘磨耗,从而改变轮轨关系,造成爬轨等安全隐患。为了适应快速、重载需要,保障列车无间断、安全、平稳的运行,开展“高精度、实时、抗干扰强、智能化轨距检测系统”的研究课题势在必行。本文对国内外轨距检测设备充分调研之后,分析出目前国内外的轨距检测设备各有优缺点,参照铁路有关部门实际轨距检测的需要,采用了非接触式主动光学测量方法。设计了优化的测量方案,其中包括采用了具备高速DSP技术的激光摄像一体化装置,提出了修正轨距的方法,采取了软硬件抗干扰措施,编程实现了具备友好界面的前端数据处理应用软件系统和后端分析应用软件系统,设计了多角度的测试方案。开发出了一套具备高精度、实时性好、检测速度高、安装简便、高抗震、强抗干扰、长寿命、高稳定性、智能化、低成本的轨距检测系统。本文首先阐述了非接触轨距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其中包括:按照铁道部规定的标准提出了检测系统的总体参数要求、提出了系统提供的功能、检测系统结构设计、应用软件系统设计需求和传感器选型参数指标要求、模拟信号处理装置设计要求。其次,在第三章中介绍了检测系统的构建研究工作,其重点研究的内容为:检测设备的选型、开发平台的选择、前端数据处理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再次,提出了检测系统的测量方案,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传感器使用的研究、里程和速度检测方法的研究、构架相对轴箱角度检测方法、抗噪声干扰方法的研究、检测设备安装方案、计算轨距算法。最后介绍了检测系统的测试方法与测试过程,按照设计在“试车线”线路和“正线”线路上设备已测试通过,并且检测效果良好。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不仅证明了轨距检测的正确性,并且还证明了检测系统具备精度高、重复性好、检测速度快、实时性好、抗电磁干扰强、抗震强、高稳定性、易操作性、智能化等特点。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增长而导致的严重交通拥挤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拓宽、新建道路已经无法完全解决问题,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工设备改进以及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的改进,地下连续墙以其承载力高、刚度大、造价低等优点在桥梁基础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我国西部辽阔的黄土地区,土层
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车辆越来越多,铁道道口发生的因道路车辆和行人与火车抢道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越来越多。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对预防铁路道口交通事故作用逐渐减弱,构建高
大气激光通信是光通信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一,由于利用激光束作信息载体具有传输频率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不占用无线电资源、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跨越复杂地形的
H.265/HEVC作为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标准,它采用了基于四叉树递归划分的混合编码框架,与H.264/AVC标准相比,其编码效率高,但有很大的计算复杂度。针对H.265/HEVC编码算法计算
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疾病.大部分肿瘤患者都要采取一次或多次手术进行治疗.肿瘤本身和手术对患者的身体机能有不良影响,给患者带来显著的并发症、毒副反应及后遗症.
期刊
不少中风患者会出现运动障碍方面的后遗症,尤其是手脚不听话、平衡性差、辨距不良等.这多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而引起的运动不协调和平衡障碍,属于共济失调,而并非肌无力.深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