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性腹泻(bacterial diarrhea)是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病原以外的各种细菌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常见肠道传染病,是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diarrhea)的主要组成部分。感染性腹泻主要高发于婴幼儿,高发期为每年的6~8月份和10~12月份,其中细菌性腹泻以夏季为主。2011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感染性腹泻病例发病836591例,与2010年同期相比上升11.55%。感染性腹泻发病率的显著增加,是造成部队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可影响部队各项战勤任务的完成。同时感染性腹泻也是我军官兵平、战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探讨我区部队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构成及特点等问题,我们于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昆明地区部队驻地开展了细菌性腹泻病原监测,主要从病原分离,病原鉴定及分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我区部队肠道传染病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实验于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昆明地区部队驻地共调查腹泻病例1352例,通过驻地各哨点医院检验科对本院送检,且符合腹泻病例定义病人的粪便标本进行定期收集,填写病人信息个案登记表,并按《腹泻症候群监测技术方案》(2009)及相关技术方案对标本进行腹泻病原菌分离,对所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形态、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并对昆明地区部队驻地的细菌性腹泻病原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从1352例腹泻腹泻病例中共检出各种肠道病原菌530株,检出率为39.2%。其中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检出率居首位(6.14%)、肺炎克雷伯菌次之(5.62%)、居第三位的是变形杆菌(4.66%),志贺菌55株(4.07%),EIEC25株(1.85%)。与1985年、2001年李刚山等在该地区所做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引起腹泻的部分主要菌型发生了改变,如:1985年、2001年志贺菌感染的主要菌型以福氏2a血清型为主,侵袭性大肠杆菌感染的主要血清型是EIEC O152:K?。而本次监测显示,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昆明地区部队驻地志贺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感染的血清型则分别以福氏1b和EIECO28:K73及EIEC O124:K72为主。监测显示,昆明地区部队驻地的细菌性腹泻虽总体呈全年散发趋势,但仍表现一定季节性、周期性变化,通过成组卡方检验,各月份病原菌检出率差异显著(P<0.02)。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在35.51~42.79%之间,26岁~45岁年龄段检出率较高,其中36~4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42.79%),但各年龄组病原菌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昆明地区部队驻地的细菌性腹泻男女性别间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昆明地区部队驻地腹泻病原监测,查清了主要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构成,建立了病原谱,掌握了昆明地区部队驻地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探讨肠道传染病的诊断、防控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