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多肽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预处理后的稻米蛋白,使用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再经过粉末活性炭脱色,膜分离设备脱盐后,制备出稻米多肽粉。确定了需要先对稻米蛋白进行预处理以及预处理的的工艺要求,再经过碱性蛋白酶进一步酶解,确定了提取稻米多肽液的制备工艺参数。后续根据稻米多肽粉的产业化要求,对提取的稻米多肽液进行脱盐脱色处理,最后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成粉,即可制得稻米多肽粉。课题采集了15家现有工业生产的稻米多肽粉,按照最新版国家标准依次检测其理化性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对比以上制备工艺的要求,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立稻米多肽的质量标准体系,为产业化大批量生产提供参考。以预处理后的稻米蛋白为原料,在对比其他蛋白酶的酶解效果后,最终选用碱性蛋白酶对稻米蛋白进行酶解,确定了最佳酶解工艺参数如下:料液比1:8(g:m L)、酶的添加量为1.5%、酶解时间6h、温度50℃和p H值10。稻米多肽的提取率为72.52%。根据稻米多肽粉的产业化要求,使用粉末活性炭对酶解后的稻米多肽液进行脱色。以脱色率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最佳脱色工艺参数为:温度50℃、p H为6、活性炭添加量1.5%、脱色时间30min。稻米多肽液的脱色率为87.23%。然后采用膜分离设备对脱色后的稻米多肽液进行脱盐处理,以脱盐率为评价指标。因为稻米多肽的分子量大于1000Da,所以确定最佳脱盐条件为选用反渗透膜进行脱盐,脱盐率≥92%。最后采用冷冻干燥机对稻米多肽液进行冻干,即可制得稻米多肽粉。按照不同产地,不同厂家的原则,采集15家现有工业生产的稻米多肽粉,按照最新版国家标准依次检测其理化性质,记录各个厂家稻米多肽粉的理化性质数据,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然后使用氨基酸分析仪对稻米多肽粉的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使用高效凝胶色谱柱测定稻米多肽的分子量分布。从而确定稻米多肽粉的质量标准为:水分含量≤6%、粗脂肪含量≤1%、灰分含量≤8%、蛋白质含量≥35%(其中一级稻米多肽粉的蛋白质含量≥55%)、多肽含量≥30%(其中一级稻米多肽粉的多肽含量≥50%),稻米多肽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在2000Da左右,且占比在70%左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大秦艽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证候积分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给予基础西医治疗,观察组加服大秦艽汤,共治疗14天,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14天证候积分、治疗1-7天、14天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应用?~((17))检验及F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发展,经济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整治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
非线性光学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材料,从技术到研究领域都有应用。而发现和设计性能优越的非线性光学材料成为非线性光学领域所关注的焦点。金团簇由于在非线性光学方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筛选符合条件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浮针(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简称FSN)组30例,常规针刺(Conventional
近年来,受教育功利化的影响,教育主客体愈来愈关注学生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同步发展。生命教育、审美教育等新型理念层出不穷。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和谐人格的养成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精神涵养。人生境界是一个较为深奥抽象的范畴,将“境界”作为解读人生进阶的独立视角是值得商榷研究的,尤其将其纳入中学语文教学之后,对于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
飞行员作为民航运输的一线员工,是飞机的实际操纵者,也是飞行安全的直接责任人。由于飞行职业领域相对封闭、工作性质危险、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工作强度大等等,都会导致飞行员
在过去的20年中,汽车的迅猛增长和大众化遍及让中国成为了全球汽车生产与销售的最大国家,由此带来的交通事故与人员伤亡数目也在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都使得我国的交通安全问
目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肿瘤的二级及三级预防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相应行业标准不够完善,大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项目的性能规范无可靠来源,致使无法对其结合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开展有效的性能评价。同时,随着2019年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及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近年来,化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发展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应对此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微能源网通过多能互济可实现能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具有消纳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潜力,可作为能源分布式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的重要物理载体。随着电转气(power to gas,P2G)和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电-气转换储能系统(P2G-based storage system,P2GSS)进行电能存储展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