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按照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所设计的“三步走”的奋斗目标,进行着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无论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甚至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论著中都没有明确的“社会建设”的命题,但是,他们的论著都涉及和蕴含着“社会建设”的丰富内容。这些丰富内容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进行社会建设创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想和理论资源。伴随着“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也在不断地凸现。在创新实践历程的“第一步”,主要围绕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社会建设寓于经济建设之中;在创新实践历程的“第二步”,此时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逐步显现;在创新实践历程的“第三步”,面对全面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理论的源泉来源于现实的社会实践,“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从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探寻出来的。它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通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形成的新认识,作了新的概括,不仅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而且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