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学术论文成为了中外法律研究者探讨法律现象、交流法律观点、改革法律制度和完善法律体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扩大法律研究者在业界和学术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国法律研究者迫切的希望在国际权威的法律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然而学术论文的写作是一项作者高度参与的,构建身份的社会化活动。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作者采用各种话语资源和修辞手段与读者互动,构建自己身份的方式势必有所差异。因此,了解英汉法律研究者身份构建的差异是国内法律研究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介入是学术论文作者进行身份构建的有效语言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利用介入资源,作者可以表达个人的态度立场,调节其所承担的话语责任,协调与读者的对话空间,构建多维的作者身份。鉴于英汉法律论文作者身份对比研究的必要性和介入资源对论文作者身份构建的重要性,本研究基于评价理论的介入子系统,对英汉法律论文中作者使用介入资源进行身份构建的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①在英汉法律论文中,作者使用的介入资源呈现出怎样的使用频率及分布特征?②英汉法律论文作者使用介入资源构建作者身份的方式有哪些共性与差异?③产生这些差异的社会文化原因是什么?本研究共收集了 40篇英汉法律学术论文(英汉各20篇),构建了库容为428694字数的语料库。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语料库工具,对英汉法律论文中作者使用的介入资源及身份类型进行赋码、标注和提取,统计使用频率并将其标准化。通过对比英汉法律论文中介入资源使用的使用频率和分布特征,来分析英汉法律研究者构建作者身份的差异,并讨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讨论,本研究取得以下发现:第一,英汉法律论文作者构建作者身份时使用各种介入资源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多重性和语境依赖性。在作者-读者双向交流的学术语境中,英汉论文作者都更倾向于使用各类多声资源,张弛有度地调解对话空间,促进研究成果的有效推广,实现作者身份的多重转换。第二,英汉法律论文作者在学术写作的过程中都构建出研究者、观点持有者、评价者、信息传递者的多重身份,但是他们在前三种身份的构建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英文论文作者倾向于用平等协商型介入来构建直接、开放的研究者身份,态度鲜明的介入来构建直接、排中的观点持有者身份,中性引述来构建中立的评论者身份,而汉语论文作者倾向于用权威封闭型介入来构建保守、谨慎的研究者身份,态度模糊的介入来构建委婉、折中的观点持有者身份,认可引述来构建积极的评论者身份。第三,英汉法律论文作者使用介入资源构建作者身份的差异源于英汉文化中个人价值、人际关系、句法结构、风险意识和文化思维的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个性,推崇平等,热爱冒险,排斥中和,所以英文法律论文作者在构建作者身份时的方式更直接、态度更鲜明;而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尊崇权威,循规蹈矩,中庸之道,所以汉语法律论文作者构建作者身份的方式更保守、审慎。本研究通过考察英汉法律论文中用于构建作者身份的介入资源,揭示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法律学术语篇中的作者呈现方式以及对语篇推进的作用,为学术语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论文写作及其教学有一定启示。对国内法律研究者而言,该研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化和学术规范的差异意识,为学术论文的国际化发表提供指导。对学术写作教学而言,本研究的比较分析为英语学术语篇中身份的构建模式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