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于2004-2006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果树试验站和设施果树研究室分别进行,以两个油桃品种曙光(Prunus persica var. nectariana cv. Shuguang)、五月火(Prunus persica var. nectariana cv. Mayfire)为试材,对自然休眠期油桃芽体抗氰呼吸代谢以及与呼吸有关的碳水化合物、水分状态、膜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初步探明了桃芽自然休眠进程与两种主要电子传递途径变化的关系,以及外源生长调节剂对电子传递途径的影响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芽和叶芽总呼吸速率最低点均与自然休眠进程有关,第一个与自然休眠的起始时间相对应,最后一个则与自然休眠解除期相对应;细胞色素途径抑制剂氰化钾(KCN)对休眠芽的呼吸起部分抑制作用;抗氰呼吸抑制剂水杨基氧肟酸(salicylhydroxamic acid,SHAM)对总呼吸速率的影响效应随休眠进程而变化,休眠前期起促进作用,随休眠进程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自可调控休眠期始(对外源措施敏感期)则转入抑制效应; KCN+SHAM混合剂对总呼吸速率的效应与SHAM单独使用的效果相似,但其对总呼吸速率促进作用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均较SHAM单独使用早7 d左右。2、花芽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在休眠前期和休眠后期变化幅度大,中间变化趋势平稳;叶芽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在整个休眠过程中变化趋势剧烈,呈多峰曲线。通过对休眠芽呼吸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含量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桃花芽呼吸代谢与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线性关系均不显著;叶芽呼吸代谢与淀粉含量线性关系极显著而与可溶性糖含量线性关系不显著。3、整个自然休眠期芽体的总含水量呈微弱下降趋势;自然休眠前期自由水含量呈上升趋势,至11月上旬达最高值(叶芽26.06%,花芽23.65%),之后大约有30 d的下降期,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呈低而稳定的水平,自12月下旬自由水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其最大值仍低于休眠前;束缚水含量变化和自由水相反,二者动态变化的跃变期与自然休眠的进程相吻合。4、整个自然休眠期,前期叶芽电导率略高于花芽,后期叶芽电导率小于花芽,但花芽和叶芽电导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11月6日前采样呈下降趋势,从11月6日开始,呈迅速升高趋势,并稳定在较高水平上。整个测定时期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和电导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只是叶芽中丙二醛含量一直高于花芽。5、不同的休眠阶段,使用外源生长调节剂对芽体萌芽效应不一致。11月5日外源处理时,ABA和GA3对叶芽提前萌发有效,IAA和6-BA对花芽提前萌发有效;12月10外源处理时,4种外源生长调节剂均能不同程度的使芽体提前萌发,其中ABA和GA3对叶芽提前萌发效果较好,6-BA对花芽提前萌发效果较好。不同时期不同外源生长调节剂对芽体呼吸速率效应并不一致,但所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