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建立包括多年生杂草慈菇(Sagittaria trifolia L.)在内的稻田杂草化学防除体系,本试验对慈菇的生物学特性和化学防除效果进行了的探讨,其试验结果如下:1)慈菇是营养繁殖兼有性繁殖的,主要以地下球茎繁殖,球茎没有休眠性,而种子具有休眠性;慈菇出苗率、出苗期与地下球茎埋层深度密切相关,在15cm土层中的球茎出苗率最高,20cm以下的不出苗,球茎出苗时期离表土层越近越早;本地区的慈菇出苗高峰期为6月15日,即移栽后20天左右;慈菇球茎出苗后12天左右时养分消耗50%以上;慈菇的地下球茎在10-15cm的土层中分布最多,占总分布数的76.3%。2)在试验室条件下,稻田除草剂农得时、水星、吡唑特对慈菇药效试验结果,农得时、水星只能抑制茎芽生长,不能达到死亡状态,而吡唑特除草剂不抑制慈菇球茎的养分消耗,而破坏叶绿素的形成,最终导致慈菇死亡,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慈菇球茎的再生。3)在盆栽试验条件下,水星与苯噻草胺混合对稗草表现为累加效应,对慈菇表现为独立效应,对日本(?)草表现为累加效应;水星与快杀稗混合对稗草表现为累加效应,对慈菇表现为独立效应,对日本藨草表现为独立效应。4)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供试的几种混用稻田除草剂对稗草防效好,而对慈菇的防效不太理想,其中综合鲜重防效好的混合处理为瑞飞特+水星、快杀稗+水星、苯噻草胺+水星,其综合鲜重防效分别为98.1%、95%、95%。5)瑞飞特+水星配方处理水稻田,其经济效益比值最高,是本地区水稻田最理想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