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价值观是农民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能力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关于什么是有价值、应当怎样追求价值等问题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规范的观念系统,在农民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它集中地反映了农民的生存发展状态,指导着农民以何种精神状态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正确的农民价值观是与时代相符合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农民成长的目标、标准以及规范体系,对农民生产生活起促进作用;而落后的、错误的价值观则是与时代不相符合的、阻碍社会发展进步和不利于现代农民成长的目标、标准、规范的体系,对农民生产生活起阻碍作用。党领导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祖辈传留的生活方式和劳动方式,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市场经济的潮流之中。改革开放必然带来农民价值观的变化,并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本文尝试以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在分析、总结农民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功能、现状等方面的基础上,探寻农民价值观建设的途径。 本文由引言部分与五个章节构成。 引言部分提出研究的目的和理论意义,对国内外学者的农民价值观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述,最后,说明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农民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进行了梳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价值以及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功能,进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简要解析,为研究农民价值观提供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农民价值观的内涵和特点,从两个层面回答了农民价值观的内涵:一层是农民主体是个什么样的主体,一层是农民这个主体追求什么样的价值?具有哪些内容和原则?在简要地论述了农民与社会其他主体具有的价值观共性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农民价值观的三个特点,即农民价值观鲜明的乡土性、较强的现实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第三章农民价值观的功能,主要从两个层面论述农民价值观的功能:一是个体层面,一是群体层面。从个体层面来说,农民价值观的功能表现为取向功能、驱动功能和评价功能;从群体层面来说,农民价值观的功能表现为对经济发展功能、社会稳定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 第四章农民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包括农民价值观的积极方面、农民价值观的消极方面、农民价值观问题的成因分析三个方面。农民价值观的积极方面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成为农民认同的价值目标,传统价值观的优秀成分得到传承,出现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价值观念。农民价值观的消极方面体现在传统价值观中的消极因素难以剔除,与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比较薄弱,超功利价值追求中存在失范现象。农民价值观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转型的影响、国家主导的城乡二元结构痕迹以及农民自身主体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培育与时代契合的农民价值观,在分析研究了农民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功能、现状之后,探寻了农民树立与时代契合的价值观的现实意义、遵循的原则以及基本途径。培育与时代相契合的农民价值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需要。培育与时代相契合的农民价值观的应然性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认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价值目标,彰显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引导农民树立与时代契合的价值观的基本途径是: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主导价值观对农民价值观的支撑作用;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政策制度对农民价值观的主导作用;提升农民文化素质能力,充分发挥农民在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性。 本文的创新之处:首先,观点上的创新。比较系统地对农民价值观的特点和农民价值功能进行了概括总结。其次,角度上的创新。本文尝试以哲学价值论为指导,从哲学角度考察农民价值观,为农民价值观研究提供哲学视角。最后,体系上的创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农民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功能、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与时代相适应的农民价值观的培育方法和途径做了探讨,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