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科学传播与普及事业的发展迅速,目前已有不少对农村地区的农牧民科普研究的案例。但从笔者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来看,在以往的对农科学传播的研究中主要是对各种传播内容和媒介的关注,而忽视了传播主体的研究,将农村科普带头人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还比较少,即使有也主要局限在新闻报道类的文章,缺乏具体深入的案例研究和学理分析。 农业科学技术传播作为政府与农民、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科技传播中的关键环节,科技信息能否在这“最后一公里”有效传播给农民成为问题研究的落脚点。介于科普工作者和农牧民群体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现实差异,即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之间对于科技信息的传播和农牧技术的推广在实际的科普工作中较难衔接。然而,农村科普带头人似乎恰好能架构于两者之上,能较好的承担这一工作。因此,将农村科普带头人作为农村地区科普事业的重点研究对象,有着很强的必要性。 本论文选取内蒙古鄂托克旗、察右后旗等地的农村科普带头人和当地的农牧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录音访谈的方式,来研究当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科学传播的内容、方式的特点及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在科学传播理论的视野内,对农村地区科普带头人科学传播的模式加以建构和反思,提出若干建议性对策。同时,开展农村地区科普带头人案例研究将有利于为农村偏远地区科技信息的传播提供案例研究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