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三农”问题已从解决温饱的最基本问题逐步转变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问题。近几年来,通过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农村经济取得较大发展,在贯彻落实中央提出“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后,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断增多,尤其是在广泛增加了全国各地区的县域领域农村金融的服务网点之后,城乡收入差距也逐渐缩小。但在农村经济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难点问题和深层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面向农村区域、面向农民的金融机构较少,农民缺乏符合规定的抵押担保物、贷款门槛较高等等问题,除此之外,农村资金外流也成为趋待解决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单纯依靠政府扶持来解决农业发展中突出问题是不现实的,因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是多重因素合力推动的过程。有鉴于此,本文将聚焦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作用的研究。由于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金融发展在区域和城乡之间差异明显。江苏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大省,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县域农村金融发展的水平和农民收入都存在这较大的差距,连云港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依然较大,农业发展依然以自然农业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低,工业化发展较为落后,难以实现以工补农。如何推动连云港地区的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是较为紧迫的问题。因此,本文立足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探讨该市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系,首先通过阐述连云港市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现状,然后通过查找连云港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的历史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最后根据现状和实证分析所存在的问题,为连云港市深化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相应政策性建议。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吸收国内外优秀文献的基础上,形成本文自有的文章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然后在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连云港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连云港市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以及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在阐述现状的同时分析了连云港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满足涉农需求、非正规金融机构运营发展不规范、连云港地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较为落后和农村金融发展环境较差;接着引入实证分析,将1997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筛选总结处理后,选取了相关指标,使用Eview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与建模,基于ADF检验、EG两步检验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连云港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整体影响程度、影响程度的深浅以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与滞后期数,发现如下深层次问题,连云港地区农村资金外流现象明显、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最后,通过总结现状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在结尾处提出促进连云港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发挥正规金融的主导作用、引导非正规金融组织发展、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及健全金融政策,优化农村资金配置。